2019年第六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共读《教师的挑战》,从习得、记忆、巩固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从传递、讲解、评价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愿景,我们课题组的姐妹们开启了今天的讨论话题。

主题:《教师的挑战》——教师的探究支持学生的学习(69页~73页)

主持人:明佳丽

撰写人:樊婵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问题设计与问题角度

A、问题设计

1、你是如何看待这节课中上演的多幕剧?——贾晓琳

2、福谷老师又问后,课堂推行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朱美娟

3、本节课学习任务是什么?老师如何推进?——冯淑娜

4、如何理解“教师自身对课题的探究串联起儿童们多样的意象和思考”这句话的?——高月好

5、这节课虽然没有丢下学困生,但优等生呢?是否公平?“天花板”何在?——吴晓妮

6、对于这节课你的再教设计是什么?——樊婵娟

7、这样的课利大弊大?是否合适日常教学呢?——王婧

8、本节课任务未完,如果福谷老师节节如此,教学成果是否堪忧?——宁甲婷

B、问题角度

      问题设计中1~4都是属于文本之中,问题5和6是文本之外的思考,问题7和8是脱离文本的冲刺挑战性问题。

        结合以上问题,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对每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做出了以下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问题落地

贾晓琳

      多幕剧的上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学生的思考变化,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情不同,思考就不同,以学情为主题,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学习历程上的思考点,进行拓展。

朱美娟

      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就要抓住学生回答问题后的总结点,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冯淑娜

        观察示意图,说说发现?夫妻卧室,为什么还要在两端设计自由的空间?

高月好

        注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是教师研究的课程理念,让学困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思考活动中。

吴晓妮 

        教育从关注学困生开始,又能提升优等生的思维。面对学生脱离主题的发言,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到主题上。

樊婵娟

      假设学生为房子的主人,提出设计的理由,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引导总结。从家庭交流、个人自由两个板块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王婧

    我认为这样的课利大!这种课堂可以唤醒学生的内驱力,鼓励学困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宗旨,教师的教学理念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关注后进生,再深入课堂,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

宁甲婷

    不可能做到节节课如此,这是一种境界,是教师向往的一个美好的愿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学中,我们要在“备”上下功夫,在与学生的交流上下功夫。教学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自主建构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成长时光!

第七期教研安排:

内容:  分组研讨问题设计

主持人:吴晓妮

撰写人:贾晓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正值盛夏酷暑,老师们的学习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今天,根据领导安排,我结合教学实例,和大家一起交...
    兰心素语阅读 2,007评论 0 2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2,037评论 0 7
  • 1、把普世的真理做到了极致,你就已经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2、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 3、钱学森28岁时...
    吴晓妮阅读 2,337评论 0 0
  • 红桃粉李枇杷黄, 草青木秀新衣裳。 世间谁物不知恩, 晚花也识报春香。
    松风入骨阅读 454评论 28 14
  • 住院无聊,偶然打开最近一期奇葩说辩题大概是:“身在外 不开心的事情要不要跟爸妈说”。被傅首尔发言一下圈粉了。 想到...
    通尼的小时光阅读 2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