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换季之时,大人孩子伤风感冒的特别多,外甥女也不幸中枪。在我们所在的区医院,由于没有独立的儿科注射室,大小患者已经人满为患。在输液室里,敢情咳嗽也传染,有一个咳嗽的,会接二连三地有人咳嗽。这还不算什么,小孩子输液时的哭声才是分贝最高的。一个小孩子输液,身后一般会有2-3个人陪护。当小孩子被其中一个人抱着坐在护士面前准备输液的时候,孩子便哭闹不止,大人们也都如临大敌,都低头俯身哄劝孩子。孩子见状,更是大哭大闹,身体还来回挣扎,试图挣脱怀抱,躲过这一劫。大人呢,这时候虽然没有孩子的哭声那么响亮和激烈,喋喋不休地劝哄跟孩子的哭闹声混在一起,再夹杂几个本来在排队等候扎针的孩子被这阵势也吓得哇哇大哭起来的声音,能量之大,好像要把这个屋子给炸了。再看看那些被病痛折磨得本已很痛苦的大人们,再加上输液室里的闷热和孩子们哭闹的分贝,脸上的表情已经快要拧成麻花了,有的人已经抱着脑袋低下了头,如果不是在输液,估计谁进到这个屋里都得马上走开。孩子的哭声大人们的哄劝声,几乎成了这个屋子里每隔十分八分钟都要上演的一出戏。了不起的白衣天使们戴着口罩,始终默默地耐心地扎了一个又一个。顺利的时候,一针即成,孩子的哭声也没那么强烈了,家长也长舒了一口气,眼神一刻也不离正在慢慢平静只是有点抽泣着的孩子,还不忘记匆匆对护士说声“谢谢”。不顺利的时候,一针扎不好,再扎一针时,孩子的哭声更大,身体扭动得更厉害,家长们一边七嘴八舌地安慰孩子,一边还要半抱怨地说上一句:哎吆,阿姨怎么搞的,还让咱们再遭一次罪!不只是说,眼神和表情也透着不耐烦和无语的谴责……护士依然不为之所动,投入地安静地寻找着,直到这一针成功扎下去。这还算是顺利的或者说幸运的,有的孩子哭闹大了本身就不好扎,再加上孩子因为生病血管也不好找,家长再配合不利的话,有可能会扎第三次。这时候,护士也会有压力了,毕竟是有血有肉的孩子啊!再说了,家长都把孩子疼成这样了能不心疼吗?所以,碰上有素质的家长,会配合护士争取一次到位,碰到素质差的家长则已经开始骂人了……这种事情我见过。媒体也曝光过有人因此扇了护士几个耳光……
对孩子过度疼爱和保护,其实是在阻碍孩子长大。
我们的家长都是爱孩子都爱到骨子里的家长。只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大人对这个小生命尊重和信任。而且,大人之所以呵护有加,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如果输液是必须的话,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坚强地面对。当然,小孩子不太懂得坚强,但是,如果家长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紧张和心疼,而是一副轻松和充分信任的表情和心态,小孩子一定会比较放松地面对,即使是紧张和害怕,也一定不会如此大哭特哭了。理由很简单,你的言行在传递打针是很可怕又特别疼的一件事情,小孩子恰恰是感受到了才会害怕、哭闹的。要知道,小孩子的察言观色的能力是最强的了。你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不会说也不会做就什么也不懂。
敢于让孩子吃苦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坚强勇敢的下一代。
中日两国儿童曾经在一起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活动中两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和差距大家都有目共睹。事实上,中国孩子不是不能吃苦,而是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我们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所以在艰苦环境中我们的孩子跟日本孩子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都说少年强则国强,但是,要想培养出有希望的下一代,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强大起来。我想,这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只是个别现象的话,不足为虑,但如果是普遍现象的话,我们的下一代会这样呢?
一个强大的民族,不仅体现在精神上。身体的强大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医改,任重道远。
另外,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对输液治疗几乎没有什么控制。感冒了,来到医院,抽血化验后然后输液,绝大多数医生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对抗生素、输液治疗进行限制了,只是很多地方医院还停留在输液治疗的方式。输液治疗感冒,当然效果明显,众所周知,总输液会对健康有影响,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还是拿外甥女的感冒说事儿吧。在另外一所稍微大的医院,医生看过外甥女抽血化验的结果后,头也不抬地说:这是病毒感冒。你是输液呢?还是吃药呢?如果选择输液,你就去别的医院,我们医院不允许。 各位看官,这是医生说的话吗?在我看来,医生的工作很重要,既要医好患者的病,也要医好患者的心,意思是通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让患者有信心健康起来。而这里的医生却在跟患者玩一个二选一的游戏。是我们的医术急待提升呢?还是我们的医疗改革需要更合理更人性化呢?
一句话:中国医改任重道远。强烈呼吁中国医改全面、彻底、科学、快速、有效地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