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太平路网红街是一条集文化体验、艺术休闲、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潮流文化街区。
历史背景
太平石桥老照片摄于100多年前,拍摄者谢石琴,1906年从广东来贵阳准备开照相馆。结识张百麟(同盟会贵州分会会长)后,相见恨晚。于是张百麟把位于田家巷(今市府路西)的宅院镜秋轩前院打整成照相馆,取名叫“镜秋轩照相馆”。摄影师谢石琴负责打理照相馆的事务。以此为据点秘密从事反清活动。镜秋轩照相馆展开了贵州的辛亥革命,谱写了贵州近代史和贵州摄影史的壮丽篇章……
清末的贵阳龙井巷一品泉,市民每天挑水从桥上过。龙井是名井,其楹联曰:“彩常云护光腾五 润每霖施瑞应三”。以前贵阳老城区清澈甘甜的水井有一二十口。
《中国摄影报》曾刊登徐宏力先生的文章予与高度评价:“如果没有张百麟和他的镜秋轩照相馆,贵州的革命进程将大大推迟,贵州历史也将会被改写。而谢石琴拍摄大量反映贵州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的纪实照片,以及当时贵州上层社会各派人物的肖像,真实、准确地记录了贵州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风云。”
太平路改造
太平路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喷水池附近,东接中华中路、西临人民大道,中间和龙井路、大同街交接,是贵阳市老城区的商贸、文化集聚区。
太平路曾经历改造升级,以贯城河为纽带、以街巷为载体,串联起老贵阳历史人文和新贵阳潮流风貌,再次展现出了城市精致的烟火气。
改造后的太平路街区,不仅外貌焕然一新,业态上也围绕“一街一场一星一眼”完成了品质升级,成为贵阳市民和游客们必逛的美食街区。
街区特色与亮点
文化体验:街区保留了本土特色,以INS文艺、朋克艺术、文艺市井、生态潮玩以及时尚烟火气作为五大场景风格,将老街巷里多个街区进行主题划分。
艺术休闲:街区内有各种时尚小店、文艺小店、咖啡厅、半开式酒吧等,是漫游休憩、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商业购物:街区已入驻商户近200家,主要业态涵盖生活潮牌、精品咖啡、异国料理、戏剧演出、文化艺术等,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
后备箱经济:街区还有后备箱式小店,有规律、整齐有序地把车停在街道两旁,营造氛围感吸引顾客。
活动与氛围
街区经常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如流行乐队现场演出、街舞社团快闪、喷火变脸表演等,为市民游客提供聚会娱乐的场景。
夜晚的太平路大同街热闹非凡,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耀,集聚潮流元素的胶囊集市,让人不由自主停留下来观望。
综上所述,贵阳太平路网红街是一条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潮流的街区,是贵阳市民和游客们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