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循环的诅咒该如何被打破?

-天-


上一篇聊到“你眼中的爱,可能是为了重复童年时光的轮回”

这里说一下我朋友吧

我有个朋友-A,从小学到现在还联系,通过学习心理学,我现在能理解她的选择。

朋友的故事背景

A还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离世,她父亲找了女朋友后就将A送到她爷爷奶奶身边。军事出身的爷爷奶奶态度很强硬并缺乏耐心;这样的背景也注定A的生活被爷爷奶奶控制及被父亲直接性的忽视…

长大后的A开始找个人陪伴…经过见面与她的交谈了解到,对方男孩子的时间相对充裕并且有耐心,但总有一种缺乏自主能力。

但后来问题就出现了,A的隐性脆弱显现出来…在A的眼里,对方的及时回应与关怀就是她的刚需。

这并不好举例,这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需求是非常矛盾的,为了通俗理解,暂且用“你”来打比方。

从小缺失父母给予的关爱与被老年人限制的你,你的成长相比其他孩子缺失了太多。在成长的道路过程中,我们大致可以联想到“你”未来的可能性…这里就列举好与坏两个发展方向吧。

比较常见的是,“你”在恋爱的过程中想要获得非常大程度的自由,但与此同时,“你”又需要对方时刻的管制你,满足“你”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充满矛盾的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拉力赛“你”时常变换的需要可能导致对方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还有一种是“你”看清了自身的过程及因果,试着接受并改变自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已。与对方一起携手扶持走下去。

而A目前处于第一种状态…

那些儿时家庭不幸的人们,长大后再尝试着修正童年时的错误与遗憾,却因为逃不开或不想逃离而被童年的错误所操控…这就是死循环。

甚至一些人在无限循环的日子里,依旧毫无察觉。

武志红在心理学里也提到

在深渊中无法逃脱的人们,有可能不是他们逃脱不开,而是他们自已选择深渊并享受这个过程…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从小家里人要求我做人要坚韧,对儿时的哭泣充耳不闻,内心渴望得到安慰,又想起所谓坚强默不作声;

今年五月份与对象争执,独自一人由极泣到极悲;

其实平常人吵个架该闹就闹,该哭就哭,该讲道理就讲道理。我就显得很琼瑶,仔细回想其实就是和小时候被无视有关。

争吵后伤心时,就在想他会发现我在哭吗?会不会主动来安慰我?当我发现现实和小时候被父母忽视一样(他们不是有意的)我就和小时候的我产生共鸣“原来对方也会这样对我,我再次被忽略”甚至说的夸张一点就是“我在重温童年的伤痛”所以是我给自已划上一刀。

通过心理学跳出来这个坑,会发现只是需要有个人在乎你关心你,只要告诉对方你真实的感受,把事情理清楚基本就没什么事了。

我相信每个人有属于你自已的劫,跳出来看看,你会发现原来影响你许久的劫并不是坚不可摧的。相反,有些东西看清了后,问题便解决了…



对应A的故事,我们系统性的了解其中的原因,故事中没有提及到迷恋,但道理却是互通的。

迷恋会使人将对方当作“天”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迷恋?

迷恋,源自爱的缺失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理想异性的模型,还有大量的现实异性的信息。

现实异性,主要来自我们的异性抚养者。

理想异性,则源自缺失和幻想。

如果一个人没有从现实的异性父母那里获得的足够的爱,他内心的理想异性对他而言就尤为重要,而且这个理想异性,与他的异性父母的差异也非常大。

这种差异,就是迷恋的根源。

理想异性与现实异性父母的差异越大,就越容易沉溺于迷恋中。




逃离你的循环要比你想象中的要简单多了。(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叫着一块肉站在树上,就说:“亲爱的乌鸦听说你的嗓子变的更美啦!可以唱首歌吗?”乌鸦想...
    李相宏阅读 275评论 0 4
  • 我是生活在北京的浙江桐乡人。“南方的馄饨北方的饺”,北方人逢年过节都爱吃饺子,而我们老家更青睐馄饨。当然饺子...
    做个小市民阅读 959评论 0 5
  • 前言 首先说说一个软件的诞生过程: 程序员用编程语言写文本格式的源代码,但是计算机只能读懂二进制文件,那么就需要将...
    耗奇害死猫阅读 335评论 0 0
  • 在关系中,持续为对方负责和要对方对自己负责都是越界的。当对方没有如你期望的那样为你承担,或者你持续地为对方承担而没...
    黑鸿升阅读 643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