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丢绳:
近来可好?
今天是中秋节的后一天,许久没好好写东西,都不太会写了。你的中秋节过得怎样呢?听说你们那里又枫城了,这样就不能回老家和你的娘亲还有哥哥侄子聚会,不过想来你无论是和媳妇过过小二人世界,还是去到岳父岳母家里小酌,都是很惬意的。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正见》,是有一天我和猫头鹰说,推荐我本可以解决心中困惑的书,然后她就给我发了这一本。确实,这本书对我很适合,也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不过,也许未必适合你。因为想来遇见哪本书,会读下哪本书,也都是要看缘份的,我就忽然理解了那句“缘份未到”的涵义。比如在电视剧里,某位男/女主想要出家,而就在剃度的时候,忽然一位爱他的人追随而至,然后主人公的眼里泛起泪光,接着为他/她剃度的高僧摇了摇头:“施主,你还有尘缘未了,缘份未到。”
这本书原本还想要推荐给你,可后来想想,虽然我认为她是好书,但她未必适合现在的你,当某一天你也想寻找某种答案的时候,或许你会忽然想起,那时候,缘份就到了。
读书、电影、旅行、相遇、以至这世间的一切事,都是因缘,因为每一秒这个世界都在发生着无数件事,而每一个此刻,都是由在此之前无数个无数的累积,才成就的。
所以,这就是佛法里面的“无常”和“因果”吧。
就好比如果不来简书,就不会认识你,也就不会认识猫头鹰,继而也不会让我在某一天困惑的时候去找猫头鹰请教,而他让我去读的书并不止这一本,而且即使他让我读了我也可能忘记,或者买了但并没有翻开……
可偏偏这一本,我买了,夜读了,我本就不是读书多的人,而读到这本书,又给了我新的“证悟”。
你看,这就是一本书,或者我和“佛”的某种缘吧。
我从这本书里得到了什么呢?
我想是“因果”和“无常”的概念深深入了脑海,成为了我对时间、对世界认知的底层概念。
过去我只知道达摩祖师菩提树下静坐成佛的故事,却从来没有了解过前后的因果和过程,而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就把这个故事很详细的讲述了一遍,也正是这个故事,吸引了我。
我想最吸引和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也是人,虽然尊贵为王子,但终究也是普通的人,而他,凭自己的思考,认识了整个世界,寻找到了解脱的办法。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那个阶段的快乐和痛苦。
一个年幼的孩子,让他好好的玩耍和吃到好吃的东西就会开心,他们还在充满天真和好奇的探索这个世界,对他们讲大道理就显得多余而可笑;
一个青春洋溢的刚从校园走出的大学生,正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热忱,和他们谈万事皆空,生而为苦,也基本上是自己在找不自在,谁会理会呢?
可是人,终究要面对这些问题,当积累了一定的阅历,或者过了一定的年龄,总有一天会意识到:明天不一定更好,但确实会更老,佛家里说的那些苦,其实一个都少不了。
但为什么会觉得“苦”呢?
因为我们总有期待,总认为事物如果按照某一个方向发展才是好的、对的,符合了我们就会满意,而不符合,我们就会失望。
而万事无常,哪有什么是一定确定的呢?没有期望,也就不会失望。
左右我们的,都是情绪,无论是快乐、喜悦,还是难过、悲伤,都是当下的一种情绪,而我们最容易的,就是被情绪所控制,这也是我们在看电影时、购物时,很容易掉进导演、或是商家设计的套路的原因。
开始注意觉知自己的情绪,看看她是在被什么所控制,是通往心灵自由的起点。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以上就是我目前的认识和理解。我想读过这本书后,我会继续试着每天思考一会儿,希望我也可以一点点的学会控制自己。
好啦,这就是本月的信。
祝你九月愉快。
七月
2022年9月11日
#伊春,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