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因为沟通不善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早已屡见不鲜,因为一时激愤而做出极端行为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而这一切追根溯源往往都是沟通出了问题。
人和人的沟通绝不仅仅只是说说话而已,如果没有get到对方的点,却只自顾自的讲自己想要讲的,那只能说是“鸡同鸭讲”,更别说沟通互相了解了!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中也常常会有情绪激动,生气,抑郁,暴躁的时候,这个时候面临的不只要和对方沟通,更要先和自己先沟通。
沟通的关键是解决双方的需求,这样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沟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2、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这本《非暴力沟通》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讲事实述需求,就能够让一个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人格魅力,并且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冲突和问题。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让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3、
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区分观察和评论很重要,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区分感受和想法。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第三个要素: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 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我们要表明,希望他们做什么。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
此外,我们要学会倾听。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与此同时,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而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