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玩积木,在一旁的我拿起一块积木便分别问了男孩女孩这是什么?
回答的结果却让我感到很意外,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看来,结果却大不相同。女孩认为这是一把菜刀,在津津有味地切着菜呢。男孩则认为这是一把玩具枪。也在玩得很尽兴,在和其他小男孩追赶着边玩。可能是因为男女的区别吧,才会导致各自的想法都不一样。
如果要分对错的吧,这其实各自的说法都正确,没有说哪个对哪个错,把它当枪的时候的确像把枪,然而当菜刀时也的确像把菜单,这两者都没有对错,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得很清楚。
不禁让我想起了《原则》说过,人脑缺陷,人与人大不相同的观点,人是有思维盲点的,往往看不到别人眼里看到的东西,只能看到自己眼里的事实,却难以相信别人看到的事实。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也不少,比如:夫妻对教育子女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很难通过沟通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很多时候会因对事件持不同意见而引起争论,最后陷入僵局,而所有人都觉得是别人的错,觉得对方盲目、顽固,或者只是愚蠢。
其实我们的分歧不是沟通不良造成的,相反,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沟通不良。
从《原则》所讲的,人与人大不相同,说的很多心理差异都是生理性的,就像我们的身体特征(高和矮、强壮和瘦弱)限制我们的肢体能力一样,我们的大脑也存在固有差异,决定我们的心理能力。原来大脑这部“机器”运转方式不同,所以人有千差万别。
当明白了这是生理因素影响的原因后,我们就要学会相互理解,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我们自身,以客观地理解事物。这样做不仅是我们的分歧变得不那么令人沮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效率。
跟随高总同读一本书计划后,发现自己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会与书中的知识点做链接,很有感触,有时感觉突然一下开窍了,当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到最后得以找到答案时,这种感觉好极了。
高总一直强调读书一定要带有目的去读,要链接环境,链接自己,学以致改(用),理解一句话,记住一句话,用好一句话。这才是真正领会了读书的意义。
从这件简单的事情上学会了链接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看待问题的本身,这是非常有趣的方式。
坚持自律,
努力成长,
时刻不忘写作初衷,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能更好地平衡好学习与家庭生活。
李婷婷,二宝妈,每天坚持早起,阅读、运动,坚持每天输出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已坚持输出135篇,已累计输出1215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