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放糖的第2篇原创文章
最近,办公室掀起一波奶茶热,同事振臂一呼,总能约上三、五人组团外卖。
我仔细统计了近一周的购买情况,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买奶茶的无一例外全是女生,男生默默打代码,一语不发。
查阅文献后得知,男性基因组成有别于女性,Y基因中存在α片段,致使男性对糖精反应不敏感,糖精本身能……
编不下去了,我投降。
1
那为什么很少见男人喝奶茶呢?
想象一下以下场景:
夏天打完球,男生们会来一瓶冰阔落。某人提议:点个奶茶吧!犹豫花了1分钟,点单花了10分钟,等待骑手20分钟。一群人直接渴晕在球场上。
这时候,一群女生路过球场边,讨论最近的网红奶茶,想着买杯招牌尝尝,一杯网红奶茶她们能喝上一下午,直到逛完整个商场。
男性群体并不太在意食物的精致程度,而更注重实际功能。在选择的时候,更关注是否解渴,是否够冰,获取难度,他们更在意能产生生理刺激的指标。
而女性群体的社交依赖感很强,她们更关注包装美感,饮料口感,店铺装修,她们更在乎能产生社交话题的指标。
对于男性个体而言,奶茶的功能性=矿泉水 or 可乐 or 脉动。根据经济学理论中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一杯15元的奶茶不及1元的矿泉水解渴,不及3.5元的冰可乐爽,不及4元的脉动解馋,那为什么还要买奶茶,其他饮料不香么?(脉动会付我广告费吗?在线等,挺急的!!!)
2
对女性而言,购买后的奶茶,兼具饮品和随身饰品双重功效。她们会端着奶茶走很久,奶茶分层了还端在手上。
而遇上一个独自买奶茶的男性只有一种可能,他是真的渴了。拿到以后,“咕咚咚咚……咕咚咚咚……”5分钟能干一大杯。
奶茶作为商业产品,兼具功能性和社交性。这里我就不以某个品牌的奶茶展开说了,有广告的嫌疑。看看那些网红奶茶的软广,宣传重点在产品高B格的外观,头晕目眩的产品名称,高品味的店铺装修,顺带找高颜值流量主造势。
作为商业产品,宣传核心内容强调社交性而弱化产品的功能性,这是由产品的目标客户决定的。奶茶的目标客户,以青年人和女性为主。
3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读者,肯定有人要跟我杠了:我看也有很多男生爱喝奶茶呀,哪里少了,你说的不成立。
除去那些口渴就干一杯的男性外,也有不少陪老婆 or 女友逛街的男性,他们会手持一杯奶茶,那是逛街的保留项目。
你拿瓶可乐、脉动试试,分分钟打破温馨和谐的气氛,老婆气的回家,女友直接分手。说到底也是由奶茶的社交性决定的。
那些写字楼下午茶买奶茶的男性呢?
社畜们的日常:少年喝奶茶,中年煮咖啡,老年剥水果。符合产品定位,各年龄段的消费模式有时代特征,也符合各自的心理需求。
别杠,再杠就是“你对你对”!
再杠就是:太贵!喝不起!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