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就说两首古诗吧。
今天给学生上传统文化课。说到谦虚的时候,课本引用了郑板桥的一首诗《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诗中写到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看微信小文章济南的一座山“华不注”,其中引用了赵孟頫的一首诗《趵突泉》∶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泺水之源在此,可谓天下皆无,平地涌出波涛,就如白玉之壶(在元代,人们认为,趵突泉是泺水的发源地)。
虚谷长久喷涌,耽心元气泄尽,即使大旱年景,不怕东海干枯(元代人认为,趵突泉水是从地下的虚谷中涌出;趵突泉水直通东海,亦即趵突泉水是从东海而来)。
云雾蒸腾而去,滋润着华不注,波澜声声而起,震撼了大明湖(“华不注”即今俗称之“华山”)。
时时来到泉上,濯洗满身尘土,仿佛冰雪满怀,使人性情脱俗。”
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吧,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事物;也不论是诗歌还是故事;更不论是事理还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