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多文章,都是家长说游戏把孩子害了,孩子彻底废了,家长对孩子放弃了。看了之后特别痛心,孩子原本都是好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呢?家长们认为就是孩子懒惰不学好,就是游戏把孩子耽误了。于是,经过一翻争斗,和孩子争吵、断网、收手机、砸手机,天天闹的鸡犬不宁,结果发现没有用,于是家长就认为这孩子没救了,我努力过了,放弃吧。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愿意一直躺平的,人性都是向上向好的,那么,为什么孩子的问题不能解决呢?因为方向出了问题,家长的劲用错了方向,只要方向正确,孩子迟早都会好起来。希望我这篇文章能给到无助的家长一些帮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玩游戏的原因。游戏有很多吸引孩子的地方。首先,游戏设计了一道道关卡,一个个目标,闯关成功,又进入下一关,同时还有各种奖励,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就感价值感。其次,游戏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求。人类是群居动物,即使在虚拟的游戏中,玩家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合作,渴望拥有朋友和伙伴,而游戏给孩子提供满足社交需求的场所。最后,游戏还给孩子提供了冒险和刺激的体验,让孩子减压放松。当孩子情绪不好或有压力时,会暂时逃避到手机里,就象我们成年人一样,我们焦虑不安时,也会拿着手机不停地刷,手机可以让自己暂时什么都不想,逃避烦恼。
那么,找到了孩子玩游戏的原因,大家就明白了,孩子不是因为玩手机而不学习,是因为不学习而玩手机。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了手机能给孩子的需求,他就会放下手机,不会再到虚拟世界去寻找。一个孩子如果在现实中有价值感,人际关系良好,他是不会去无节制地打游戏的,因为无节制地打游戏是一件很累的事,但是,孩子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宁愿去承受身体上的劳累。对一个人来说,精神需求比身体劳累更重要。
那么,有的家长会问了,那怎么样帮孩子在现实中找到价值感,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呢?
第一,分清界限,在界限内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事情,对孩子做的好的事情,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赞美,增强孩子的自信,他的价值感会得到提升。对孩子做的不好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承受行为后果,孩子会根据自己做事的结果不断地调整自己,他通过这些体验知道了应该怎么做,下次他就会做的更好,所以即使是受挫,他的价值感也会提升。但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在现实中没有价值感?是因为父母的干涉、包办、批评、指责、唠叨等错误的养育方式破坏了孩子价值感,让孩子没有机会自我管理,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无能,很糟糕,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孩子慢慢没有了价值感。
第二,修复亲子关系,为孩子搞好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孩子为什么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孩子和全世界的关系,你如何对待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学会了如何对待他人,你对孩子平时挑剔、指责,那孩子也就学会了对别人挑剔指责,你不相信孩子,孩子对外界也难以信任。你看中孩子的成绩而看不见孩子这个人,孩子就会认为外界都是功利的。如果孩子抱有这些信念与别人相处时,必然处理不好与别人的关系。
所以,家长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拼命管控孩子的手机,而是要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问题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我们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我们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把这个本质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