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为啥这么火

入伏以来,许多人开始贴“三伏贴”,医院贴敷患者络绎不绝,一家子老少后颈上都贴着膏药的情形也不鲜见。这种“冬病夏治”的手段能有众多拥趸,着实让老中医们欣慰。

三伏贴受追捧的同时,也不乏质疑声。有人说,冬病夏治根本不可能,像是在开玩笑,顶多算是安慰剂。的确,从西医的角度看,冬病夏治讲不通:病还没发,何谈治疗?事实上,不仅是三伏贴,许多在西医看来匪夷所思的事,作为异质医学的中医,都有一套讲得通的理念、无数医得好的案例。冬病夏治,就是冬天的病在夏天治。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慢性肺系等疾患,到了夏季三伏,经过中医辨证,采用适当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冬季发作,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当然,冬病夏治并不一定立竿见影,患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三伏贴也不是“万能贴”,无法包治百病,更不可想贴就贴。一些医疗机构来者不拒,将三伏贴适应证扩大,是很不负责任的。不仅“三伏贴”如此,中医很多治疗手段都讲求徐徐而为、治根治本,切忌急功近利,须遵循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原则,不能肆意夸大某一味药、某个方子的疗效,医疗机构要跟广大患者讲清楚这一点。

贴三伏贴是医疗行为,一定要请专业医生操作。而今人们热追“三伏贴”,特别需要正规医疗机构扑下身子,安排人手,备足药料,充分满足百姓的就诊需求,以防“李鬼”作乱。有关部门也要加强行业监管,严格适应证,杜绝禁忌证,处置好常见不良反应。如果药料掺假、穴位不准,贴敷效果大打折扣事小,害大家旧病未去又惹上新病就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