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其中有一段讲的是周莹被陷害沉塘的事,我们来看看周莹是如何一步一步被陷害的。
背景:周莹为吴家东院生计考虑,在分析了各种利弊之后,决定放弃二叔和四叔手里的欠债,并借此拉拢二叔和四叔,让他们出面帮她拿回三叔手里的三原典当行的股份,然而,周莹不知道的是:三原典当行是吴家三婶用来中饱私囊的重要工具,以吴家三婶的贪婪和毒辣,她绝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吴家三婶的毒计开始一步一步上演了。
第一步:利用周莹的日常活动造谣。周莹身为东院当家,为了东院生计,每天和管家王世均一起出入,忙里忙外。一天,三婶过来串门时,看似很随意的在大嫂面前说:周莹和王世均天天在一起,大嫂你要注意啊。善良的大嫂否认之后三婶赶紧说:就是,不会的,不会的!
这样一来,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就在周莹婆婆心里生根发芽了。
第二步:制造周莹和王世均通奸的证据。利用宝来的工作之便,让宝来用谎言把王世均和周莹先后引入同一间房,并在周莹到来之前给王世均下了药。于是,顺理成章,俩人被抓个正着,证据确凿,无法抗辩。
第三步:进一步指出吴聘是被周莹下毒害死!这下可惹恼了吴家众人,周莹当然不服,三婶说可以开棺验尸,为证清白,周莹同意,结果,吴聘真的是中毒而亡。于是,吴家众人一致认为是周莹为了私情害死吴聘。
于是,周莹被吴家沉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任她怎么辩解,都无人相信,陷害形成。
现在,我们以上帝的视角来看看这桩陷害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孤男寡女天天在一起,即便是为了工作,关系清清白白,也很难不让人起疑,于是,先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而一旦有了所谓“证据”,铁定坐实,因为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自己认为正确的推理。
其次,因为有私情,所以谋害亲夫吴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大家都以为吴聘是摔落而死,没想到是被人毒害而亡,一旦确认是中毒而亡,自然认为凶手就是周莹。
只是,他们都忽略了,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是周莹下的毒,经过前面的铺垫,大家已经被三婶的思维带走了,吴家人也已经被情绪绑架了,于是,陷害就形成了。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思维陷阱:根据掌握的片面信息,以自己的日常思维模式去推理,还常常被情绪绑架,自然得出的是错误的结论。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思维陷阱呢?
首先,考虑初始因素。周莹被陷害毒死吴聘一说,大家只要想想他们夫妻感情当初有多好,就不会被三婶盲目洗脑。
其次,不要被情绪绑架。周莹婆婆显然已经被情绪绑架,无法独立思考了,大家也被绑架了,于是竟然都忽略了证据这最重要的一环,直接给周莹定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