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何说服对方,今天收到这篇题目的时候心里还是蒙蒙的,因为我本来就一个很佛系的人,万事讲究的就是随缘,万事不强求,所以我也很不喜欢强人所难,估计说服别人估计比较困难,但是随缘的我说服我自己,改变我自己我还是很容易的,山不过来,我过去。虽然现在我单位是一个管理层,但是我还是喜欢自觉的人,不喜欢太强求别人,管理在我看来就是,管事情对别人真的是爱理不理。
正文:如何说服对方?
这个话题让我思绪很快回到了初中时代以及高中时代的那时候血气方刚的样子,事情场景拉回我的血气方刚的学生时代,那个时候,我最爱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赛,我觉得这个辩论赛给我的感觉就是把一个命题说的似是而非,但是每队都有正反两个观点,而且还是决然不同,水火不容的两个议题。
正方观点是应先成家后立业
反方观点是应先立业后成家
正反:我先就先成家后立业,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成家立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家庭,就有了自己的社会的责任感,成家后就是家庭的一份子,要娶妻生子,一家老小,这份家庭的责任感是社会稳定的必然因素,有了家庭,对工作就是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不会轻易换工作,跳槽,所以才会守业,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
反方:对方辩手所说的基本上都是伪逻辑,首先干一行爱一行,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爱一行才会踏踏实实干一行,例如小米总裁雷军,是因为他对小米品牌的痴迷,创造了小米生态链,小米从2010年才起步,比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起步晚,但是现在已经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如果当初他一直留在金山公司,金山公司上市三次之多都以失败结尾,这里不是说金山公司不好,这是选择的问题。同样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也是70岁才起步,成为一代画家,不是对绘画的痴迷,如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正方:对方二辩回答的文不对题,我们现在讨论的,先成家后立业,不是爱一行干一行,再次重申一下,自古以来成家立业本来就互不矛盾,这里面的先成家对社会的贡献也是相应国家的三胎政策,你说对吧,这个也是国家支持的,如何生一胎二胎三胎,没有成家哪里有三胎,立业可以生三胎,简直是无稽之谈,滑天下之大稽,天方夜谭。
反方:对方三辩回答的有失水准,首先我们今天的议题是先立业后成家,我想问问各位,大学毕业你连经济基础都没有,就想鱼和熊掌都兼得,不太现实,有了面包填饱肚子才可以谈情说爱,才有资格谈浪漫,才可以成家,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资,谈何爱情,谈何婚姻,试问现在哪个女孩子真的会陪你一起吃苦,说有情饮水饱,目前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票子,包括天价的彩礼,这些都不是问题么,古人云,安居乐业,首先安居就是必须要有房子,如果在一线城市里连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谈何安居,如果有房子,房子是全款还是分期,那房子首付钱呢,是不是要掏空两个家庭的腰包,如果是分期,每个月的房贷钱怎么办,古人云,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必须是满地鸡毛,所以先立业,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那么在成家,不仅仅给整个家庭带来幸福,自己的孩子也能接收最好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所以小孩在起步都能赢在起跑线,这样有稳定的收入,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才是真正的稳稳的幸福,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大赢家。
正方:哑口无言,一片寂静。
后记:其实如何说服对方,首先要识破对方的逻辑漏洞,如同诸葛亮识破曹操的生性多疑,才有了草船借箭的典故。
如何说服对方,其次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让对方和自己达成共情关系,也如同三国中张辽和关羽的关系,常山赵子龙和刘备刘玄德的关系,将其五虎上将收入囊中。
如何说服对方,然后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说的那句话,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无法说服对方,即便是一个领导,下属也仅仅是简单的服从,但是一个领导如果是从基层一步步踏踏实实实干提升起来的,那么什么事情都会站在下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现在任用干部选拔条例中要求领导层面的干部必须在不同基层岗位上干满三年到五年以上,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善于管理的干部,必须是以德服人,不是老是嘴里挂着公司规定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如何说服对方,最后一点就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是如此,例如经常也在简书上看到很多作者和读者说,我要写一篇爆红的长篇小说,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没有大量的专业知识点储备,即使每天都是些毫无意义,毫无营养的碎碎念,就是写满百万字,文章也不见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长进,就更不要说优异的长篇小说了,我想每天更新碎碎念都比较费劲吧。(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