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否是欢迎,不取决于你是谁,而取决于你做什么好玩的事儿,让大家嗨皮开心。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儿,在所多有。
——但是,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玩的人,这类事及这类人,就不会进入你的视线。即使你看到,也是无感的。
比如说……
(02)
日本有所学校。
学校有个渣生。
上学时因为老是出去瞎溜挞,结果学分没修够。
学位就这样没有了。
但为了和同学们继续在一起,他请求让他以旁听生的身份,继续听课。
毕业后他迷上了一种奇怪的鱼,叫虾虎鱼。
他开始研究,并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世界上唯一的权威。
他写了好多论文,还发现了一个新品种。
日本编篡百科全书时,他负责350页的虾虎鱼项目,还画了大量的插图。
——但是他的研究或论文,署名时都没有姓。
他是日本没有姓氏的人。
Akihito——这是他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明仁。
对,他就是日本的明仁天皇。
玩什么不好,偏偏要玩鱼……记者采访他时,明仁说:其实,我一直想做个科学家。
——坊间评论说,科学家的门槛,老高了。虽然明仁在虾虎鱼这方面的研究,让他成为独一无二的权威,但他仍然不过是业余爱好者。
但他这个爱好,极有品味,这就让他成了个好玩的人。
(03)
海外网络,曾有个贴子叫《烽火守书人》,轰动了全球。
这个贴子,是个叫萨德的伊拉克人写的。他是库尔德人,扛着枪跟萨达姆打过仗,但他酷爱读书,放下枪之后,苦读成为学者。
他升任了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
这是个美差,图书馆位于兵家必开火之地,萨德和同事们在图书馆整理图书,正整理着,外边一梭子子弹射进来,哒哒哒,几名同事就被打死了。
活着的,继续整理图书。
当时交战双方,什叶派和逊尼派,都觉得图书馆这个制高点蛮好,扛着机关枪进来占领。萨德上前劝止,立时被一堆枪口指着头:活糊涂了是不是?读书事小,杀人事大,你敢阻拦,立即杀了你。
但是萨德说,百年千年,谁还记得你们杀人理由呢?
留传于世的,永远是书本承载的,智慧与思想。
所以萨德继续坚持,那时候,全世界的人天天关注着他,看到图书馆的职员为了淘本书,在回来的路上被射杀。看到有些珍贵的书是警车护送,结果觊觎者以为是什么黄金珠宝,火箭筒激光导弹什么的一通狂轰。
无数留言,都在劝萨德:哎呀妈,伊拉克之大,放不下一本书。赶紧别干了,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吧。
萨德回答:喜欢,为什么不坚持?
(04)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开榜,一名叫田中耕一的日本人,夺得此项荣誉。
此人成为日本第12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接到这个消息时,整个日本懵圈了。
日本的教育和科技官方,压根没听说过这个人。所有的媒体,化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包括此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都不知道这个田中耕一,是何方神圣。
查找了好久,才惊讶的发现,这个田中耕一,是一家私人研究所、最底层的研究人员。
他之所以身处最底层,不是没有升迁机会。而是这家研究所重视地位,一旦升职就不需要再进实验室搞研究。而田中耕一却是个实验狂,一天不搞个实验,就全身不自在。
所以他这辈子,宁肯不升职,也要趴在实验室里搞实验。
就是喜欢做实验,也不和科学界人士往来,不参加任何活动,论文也只有两篇,还发表在不出名的小杂志上。
当初他搞出这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时,老板很开心,当场奖励——折合人民币700块钱。
获奖之后,老板飞速赶来,请他做研究机构的懂事。
他一口回绝,说:不行,做了懂事,你们就不让我进实验室了。
老子哪儿也不去,就在实验室里呆着。
我擦你看他这个矫情……当时老板那个别扭啊,紧张召开董事会议。通过一项决定,田中耕一是他们的董事,但是可以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董事。
(05)
这里说的几个人物,情况都有点特殊。
前一个明仁,他拥有的资源太过于丰足,还跑科研领域里来抢夺出镜率,这让许多清苦的研究者悲愤于心。纵然明仁已经成为虾虎鱼领域独一无二的专业研究者,但大家还是给他打上业余爱好者的标签。
但他还是玩下去。
而田中耕一,他秉持的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玩自己喜欢的,做自己开心的,不惮物议,不理人言。给诺贝尔奖就拿着,好歹也是笔额外收入啊。不给就算了,继续玩自己的,喜欢就是一切,快乐才是目标。
诚如伊拉克的萨德所说——因为喜欢,所以无怨。
当一个人喜欢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就会于中获得无尽的快乐,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精神结构,得到无尚价值的升华。
(06)
只盯着自己喜欢的事儿,未必就一定能够变得有趣起来。
沉浸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中,无疑会让自己的心,获得快乐。但正如孟子所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你学会与人分享,学会拓展知趣认知,整个世界,在你眼里就大不一样了。
有篇文章,说到一个女孩,模样虽然清秀,但并不起眼,但是她的事业爱情顺风顺水,去了家香港上市公司,嫁了个有钱老公。旁人议论说,这丫头别看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但极有心机手腕。不然的话,这么多好事,怎么都让她一个人碰上了?
她的朋友替她辨解说:你们根本不了解她,人家是无辜的啦,她就是前段时间,去法国卢浮宫,当时游客如织,人都疯了一样往里边挤。只有她,淡静的站在人少的地方,拍摄那一日的晚霞。恰好见到一位男士,也在那里拍照,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心有灵犀心有千千结,就走到了一起。
讲完了这个过程,好友问女孩:我说的对不对?
女孩失笑:对你个头呀,事情其实是这样子的,我们两个认识之后,就结伴祖车自驾游,结果车在荒野抛锚了。就在等待救援的四、五个小时里,我们两个聊天,聊起以前生活中的各种糗事,感觉这事儿真的算不了什么。
女孩说,回来后,他就向我求婚。他说,因为他总是想起那一天的欢声笑语,觉得未来的日子即使是苦,只要我们在一起,也不会感觉到苦了吧?
——这个女孩,她拥有一种优雅的心境。
能够与人聊天四、五个小时,引人入胜妙趣横生。这种本事,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为数不多、通过短时间训练就能够掌握,而且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技能。
(07)
有个女孩曾给我讲了件奇怪的事儿。
读书时,她的父亲,也和许多家长一样,送她去学各种技能,什么舞蹈形体音乐美术……基本上是见培训班就报名。
但是,父亲对她的要求却极怪,不要求她学出什么名堂,对考级加分更是一屑不顾。
父亲对她说:你需要了解,需要知道,哪怕你跳不好舞,哪怕你没有乐感。但当你去欣赏芭蕾舞或交响乐时,至少知道这些东西美在哪里,至少你能够,享受到这个世界上的美丽。
除了繁重的培训班,父亲还亲自担纲教师,教她一些顶级奇怪的东西——军事和战争。
女孩说,听父亲给她讲成吉思汗和刘邦的战术区别,她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心里说,拜托老爹,你还能更不正常点吗?
——等到她读大学时,才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大学里,她发现那些男孩子,心智成熟比女孩们慢上一拍。与女孩在一起时,根本不知道说什么,最多说些自己感兴趣的——这些男孩说的,她都有所了解。
这就让她很容易的适应大学生活。毕业后,职场上更是如鱼得水。因为她与任何人交流起来,无丝毫障碍。由此她也获得了一个观察世相的思维高度,这个世界,以及许多人苦求而不可得的幸福,于她而言唾手可得。
(08)
现在我们可总结出一个基本的能力。
能够让你更容易的进入这个世界,受到欢迎并获得世界本身。
第一个,需要破除身份的标签,不要局限自我。
人是戴着枷锁镣铐来到这世间的。生下来就被标注了诸多身份标识,你是个男仔,只能喜欢男仔的游戏。你是个学生,不要过早知道太多的事情。你是个员工,就是个听话搬砖。凡此种种,将我们的人固化、僵化,我们的认知也日趋狭窄,渐而千人一面,丧失了活力。
必须要打开自我,破除标签枷锁。
人是一种流动的存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什么理由拒绝让自己变得好玩?
第二个,广博闻见,丰富心灵。
我们需要品尝这个世界的所有美好,关注变化与新潮。心灵任何时候都要对艺术开放,至少当我们看一部电影,能够看到情节之外的苦心构思。我们对艺术的评价,绝不可仅限于“太尼玛好看啦”这么一句超LOW的评价。
第三个,破脑开洞,全视多角。
积累了足够宽的知识面,就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经济学来分析名人婚变,用心理学来分析经济紧缩,用历史学来分析现实,用天文学去解读历史——其实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同一个体系,但标签壁垒林立,让我们每个人蜷缩于方寸之地。识见的不足,导致我们变得寡欢,寂寞清愁。只有拂去迷雾,重新解读世界,才能恢复心灵的明净。
第四个,掌握西式幽默语言,让交流变得顺畅。
无趣的日常,让我们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话说。有些人喜欢嘲笑他人,以为这就是幽默。但这不过是蠢萌而已。真正有趣的语言,或是局限于自身,或是针对于环境,是一种正视生活的自嘲。勇于自嘲是难得的智慧,能够让你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最后一个,放慢你的脚步,别那么功利。
功利之心是生活乐趣的最大杀手,它让我们太过于倾注结果,而疏略了过程。但人生不过是一次旅程,沿途的风景构成生命本身。别那么脚步忙慌的奔着终点冲刺。这世界不是直线式的,真正能够让你达成于目标的,始终在你的视线之外。
人生于世,先要学会跟自己玩,学会爱抚自己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物质上的满足,有个边际递减规律,获得越多快感越少。唯其在精神上的追求,能够让我们立足一点,广博闻见,让自己的人生好玩起来,心中的快乐就会向周边幅射。届时才知道这个世界的改变,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点滴累积,水到渠成的美丽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