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街坊邻居家里办喜事,都是互相借地方找师傅在家办。我们小孩都是跟着大人吃席。因为平时很难吃到挡口的硬货,所以吃一次大菜,印象特别深刻。
六到八个凉菜,一般都是黄瓜条,海蜇丝什么的,基本上都是经过修饰的凉菜。随后是热炒,上大件。过去北京的习惯最后一个大件上鱼,上鱼之前一般都有一个炸菜,这个炸菜大部分都是香酥鸡,很少的时候上香酥鸭。这几本算是一个定势了。基本没有更改。
去年深秋,我们结拜哥五个聚会。上了一道香酥鸡。吃起来香酥可口,二爷说,味道不错,火候差点。大凡香酥鸡,上火蒸至少两三个小时,都要蒸得没了形状再下锅炸,这样才够软烂。但是现在,出品都要有卖相。你把鸡蒸没了形,好吃,不好看了。厨师选哪个?当然要选有卖相的。所以现在找不到了。
可惜我们总是看菜谱,看的都是做法,但具体成菜的标准所有人都不知道,没有心得体会的方法,这不算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