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有“三急”,其一便是如厕之急。
某日因公务出差在机场候机,登机前突发如厕之急。急匆匆走到洗手间门口,却发现排队如厕者人山人海,大家都急得不亦乐乎。本不喜欢凑热闹,心想暂且门外候着。可一等再等,里面依旧热火朝天,“急”客进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直到广播开始登机都未显消停。如厕之“急”,也由加“急”升为特“急”。见状不妙,于是乎鼓起勇气硬着头皮挤进门,排队等候。幸运的是没排多久,竟然出现空位,顺利如厕,好不痛快。痛快之余不禁反思,如不硬着头皮挤进去,固执地在门外等候,可能不会顺利如厕。因为急客纷纷,而如厕资源有限,没有哪个位置是专门为你而设,只有先挤进去,把队排上才有机会。
想想官场升迁的潜规则,特别是跑官要官买官与如厕排队之事可谓异曲同工、“臭味”相投。粗略比较,相同之处有三。
其一,性质略同。如厕与升迁同是人之所“急”,如厕之“急”,急的是身体,往往急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升迁之“急”,则急的是心里,往往急得心神不定、寝食难安,比前者更难熬,更让人焦虑。
其二,规则略同。解决如厕和升迁之急,都需要排队,不排队永远没有机会。而且队也不是随便排的,是需“资金”作支撑的(前些年,公共厕所都是个体承包,私人经营,需要收费;现在随着城市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政府体恤民众,实行公厕免费,但不少地方厕所依然收费)。有的厕所会按占用资源多少,通常有“小号”五毛、“大号”一元之分。升迁送礼则依晋升职务高低或位置权重大小,有几十万或上百万之别,甚至还有些天文数字。唯一不同之处,如厕排队,尚有“先来后到”的公德规则相约束,“急”客们只要掏完钱、排上队,便可按先后顺序依次如厕,基本能做到“厕所面前人人平等”。而官场升迁排队则有诸多外来因素干扰,并不是送完礼、排上队就一定有机会,还要看送礼金额的大小、与领导关系的亲疏、竞争对手的多少等等,与如厕排队相比,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其三,结果略同。如厕与升迁的“急”客们,为解身心之急,通常有三种途径,结果大致相同。大众急客,大多能承担如厕费用,且认同个中“规则”,掏钱排队后,顺利解决身之“急”,结果是身体轻松、心情舒畅。也有经济拮据者,因囊中羞涩,不堪如厕费用重负,只能强忍急火,眼巴巴看别人如厕、升迁后舒畅的表情,急不可耐时便另辟蹊径。如厕者,或寻乡野草树间偷偷解决,或寻隐暗僻静处草草了事;升迁者,或无奈放弃、隐忍不言,或远离庙堂、另谋生路,其结果总略显狼狈。更有顽固不化者,游戏“规则”全不入耳,而如厕、升迁意志却坚定如铁,钱坚决不掏,队坚决不排,以刚毅的秉性对抗强硬的“规则”,凭着超强的忍耐力,固执地在“门”外观望等待,幼稚地想要冲破“规则”或等待“悲悯者”出现来改变“规则”。结果可想而知,如厕者,要么“现场直播”,要么肌体受伤;升迁者,要么在“规则”壁上撞得头破血流,惹人笑弄,要么在等待中绝望,郁闷终老,其结果总逃脱不了悲惨。当然,也不排除会有“悲悯者”出现,但想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比中五百万大奖还难。
然而,天上真的掉馅饼了,“悲悯者”真的出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纯正党风、严肃党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党、全国、全军掀起史上最强反腐风暴,“老虎”、“苍蝇”一起打,意志之坚、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让人拍手称快、拍案叫绝。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弄权者落马、趋势者被查处,官场很多“潜规则”被打破,诸多阴暗面被暴光,秩序日趋规范、规则日趋阳光,大有拨云见日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话已至此,本该结束。但想想将低俗的“如厕”之事与高贵的“官场升迁”并论,未免欠妥,特别是位居庙堂的诸公读完难免不悦。俗人俗语,故请见谅,雅俗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