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这篇课文原来就有,安排在四年级,是一篇略读课文。现在部编本教材也收录了这篇课文,只不过改成了讲读课文。
在今天的新教师见习期考核课上,潘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
潘老师是一个认真的老师,个人素质也不错。整堂课听下来,学生训练有素,课堂纪律良好,发言的孩子也不少,可见老师平时是下了工夫的!
但单单就这一堂课来看,教师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是在备课,而不是上课。
课始,教师先出示《汉语词典》中对火烧云的描述,然后出示作家萧红的语句,理解什么是火烧云。采用对比教学,意在让学生感受说明文字和抒情文字的区别。这难道不是第一课就可以完成的内容吗?
接下来,教学颜色的部分,教师出示了一段简略的文字,让生读,再出示原文。还是对比,体会颜色描写之丰富。教学的重点放在颜色词的构成方式上。
第三步,学习变化部分。方法同颜色段落无异,只不过时间花得更少一些。然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仿写上。
我猜测,教师有学法迁移的意图。问题在于:
1.教学方法单调,整节课除了对比还是对比,容易审美疲劳。
2.教学内容安排不恰当,第一环节宜放在第一课时进行。不能为了“好看”集中呈现某一部分。
3.颜色和变化部分可以分课时,也可以集中在某一个课时,但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另外,变化部分文字更多,篇幅更长,不应该读读就过了!
4.关于学法迁移,教师有这个意图,但是,没有总结出方法,只是花的时间少。没有方法怎么迁移?
5.拓展练笔环节,教师框得过死,一板一眼。在学习课文语句的基础上,可以安排一个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
优点很多,但是记录主要是为了自己上课的时候不犯这样的错误,所以,问题写多了点。不管潘老师能否看到,都与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