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究竟在读什么?
焦虑和迷茫来袭。为什么很多时候,总是一边努力,一边迷茫呢?
空怀有一颗学习的心,孜孜不倦的阅读,学习,报学习班。花了时间,用了精力,却仍然收效甚微。
这是神马情况啊。
必须停下来,反思一下了。
是不是犯了愚蠢的勤奋的错误?
就是看上去忙乎着,不停的劳动,却是不动脑筋,只是在重复同样的模式。
不动脑,或者不用脑,就意味着心智未开。
常常说,学而不思则惘。道理也都是懂,但是怎么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呢?
根源是出在懒的问题,懒得动脑。其实动脑思考是件很费心神的事。开动脑筋,就像人克服重力前进,是需要耗费体力一样,也要耗费脑力。
最近一直在阅读。读了很多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文章,也有图书。并且还很认真的做了笔记——真的是用笔记录的,读书心得。
读的时候,那些触动自己内心的,引起自己共鸣的文句,都做了摘录。
有的还作了心得体会。
看着眼前快写完一本的记事本,密密麻麻满满的全是知识点。可是看着又是那么陌生,很多知识点几乎都忘记了,如果不是记事本的记录,都没有印象读过。
因为读书过后,引起共鸣和感悟,然后及时做了记录。这个习惯很好。
不足之处,就是做完笔记,再也没有看过。
再学新知识,也从未进行新旧知识的链接。
所以形成的是一个个彼此分离的知识区块,并没有真正融会贯通。
看来,根源在于缺乏相应的刻意练习。
就像学习武功,学习了一个又一个招式,但是不做练习。当对敌应用时,却在回忆需要用哪一招把敌人打到。
再来看看学习笔记,清晰的记录了很多“道理”。每次读都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合上书和笔记本。然后又都还回去了。
比如这句“迷茫和困惑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职业生涯咨询师·赵昂
太对了!立刻行动,记得当时看到这句话时,就立刻采取行动了。做文摘,做笔记。然后,就再继续阅读新的知识。
结果就是这些知识点,仍然躺在,第一次学习的时间里,睡大觉。你并没有唤醒它们,应用到实际中,发挥知识本身自有的力量。
“不要让迷茫,焦虑的心控制了你。每天10分钟迷茫就行了,然后是行动。不断的尝试。”这一点,又强调了,行动力。
所以,要有意识的提高行动力。长于思考是好事,也是优势。但是想的太多,就会限制了行动力,会变得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迷茫和困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能打开自我,总是收着。
“打开自我,才能接纳更广阔的世界”
这点很对,拥抱生活放飞自我,才有更广阔的未来。
除了行动,还要有勇气。要敢!
敢于冒险,敢于尝试,去体验。
创业人物《她们的故事》,就淋漓尽致诠释了什么叫敢闯,敢试,敢拼。
广东十大传奇创业女性,铭智文化老总。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关于创业历程,用三首歌表达。
痛并快乐着,一直向前,不后悔。
这让人感动。
过不后悔的人生。
创业并不容易。
打工和独立创业,面对的是不一样的世界或者视角。
市场不好,就调整经营思路。
这是很多成功创业者的成功经验。
看人物传记故事,得到的收获。
就是立足于自己专业,和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打开新局面。
什么事都要自己去考虑,去规划。
选择了就不后悔,闯出一条路来。
只要是自己选择认定的路,就认准了走下去。不后悔。
任何选择都会有遗憾,你要努力做到想要的样子,让收获大于遗憾。这样的走过的人生就是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