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我做出回头挽回你,你就会在我身边,分开并不是分手,可是对着电话我们都说不出什么;也一直以为我会很容易的忘了你,可是没有你,我连回忆都不剩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已然是我回忆的全部。害怕空闲,很多记忆碎片,不段涌现然后重组,然后再破碎。
记得那天下着细细的小雨,那把伞真小,我们抱的很紧,却还是被雨水打湿了你的左肩我的右肩。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一杯奶茶足已乐呵半天。毕业那天也下起了雨,我没有打伞,奶茶也变了味道。
城市的每条街道,图书馆旁梧桐树叶落下的样貌,还有你站在其中那浅浅的一笑。这是第一次见你,也是我回忆的开始。喜欢等你放学后我递上一杯奶茶时,你开心的笑;喜欢骑着车把你送回家,你双手把我环绕;喜欢迎着风被吹起的发梢,我放声咆哮;还喜欢拌嘴时你嘟着嘴,被我放任的无理取闹……后来知道你只是前者喜欢有人陪,而我却是后者静静的看着你收录这回忆。你走了,所以现在这些回忆只是我无聊的咀嚼罢了。
我们都只是想过着平凡的生活,说句没出息的话我确实不想有功名,变富豪。可是每月单薄的工资让我向往的平凡也成了奢侈的游戏。扣除了生活成本,让我能附加在本是物质生活产物的爱情上的花费少之又少。《致青春》里陈孝正说“我不愿意我的女人和我一样忍受贫贱”,郑薇的那句“我愿意”让我很感动。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拥有你。可就算我是陈孝正,你也不是郑薇。
一段时间我们经常争吵,好多都没有缘由。或许是瓶颈期,或许是来自生活的压力,可是我们都忘了曾经说的妥协和退让。这是每对情侣都会经历的阶段,是痛苦的呢喃,唯有坚持才能构筑温暖的城堡,而继续了新的恋情,是用开始的美好时光来忘却旧段恋情的伤痛吗,这样的循环如同饮鸩止渴。坍塌的城堡连残垣也无处找寻了,是否烧完美好青春就能换个老伴?
年少时,我们把精力投入到每一段感情中,总以为自己爱的是此生最后一个人,谈的是最后一次恋爱,内心勾画着和你的未来,最后的最后,最美好的开始最烂俗的结局,你的身边始终会有把你呵护在手心里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以前的臂弯里也挽着笑颜如花的女人。
走的太快,丢了很多人。自诩白衣卿相的我,其实一点都没曾真正的了解过你,可笑的是沉浮在情感泛滥文字中的我,却是彻头彻尾不懂爱情的那个。情商与我的年龄成反比,成熟外表对比了内心的幼稚。陪你彻夜聊天越来越少,上班面对一天的电脑,下班后,连碰发光物体的欲望也没有了。那句早点休息吧,现在看来是多么敷衍做作,于是体乏与心累就成了能量转换。可是我真的很想和你一起,想法却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毫无显现,在现在这样的日子里又挥之不去,浓云密布。
在那些分不清黑白的日夜里,睁眼闭眼都是你的样子,很清晰,清晰到可怕。说出的分手很容易,就像当初许下的诺言一样,我一直都想着和你结婚,执手一生,可是那时候我没有作出挽留。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爱情的信条,那句‘是你的没有人可以拿走’,而你却早已将芳心另许了他人。
你一直是我有关于青春的记忆,单纯,可爱,甜蜜,美好。没有烦恼,肆意腼腆的年华味道。现在的你,我都不敢去想,每每想起,心痛不已。判若两人的你,让我知道年华是封无效信。思雨来苏州散心,我请她吃饭,她带来了你的照片。可是我没有要,照片中的你已经不是我认识的了,或者说已经不是为我而拍的了,或者是我怕了,我怕我忍不住打扰了你现在的生活。就让这段青春叠藏在年华的信笺里,寄给未来吧。
和你的合照很少,记忆里只是和你一起逛公园的时候拍过,而那些照片在我已故的手机里,手机已经无处可寻了。记得我经常用它播放陈绮贞那首《旅行的意义》,而你也曾说“若有一朝,我愿陪你去旅行”如今你又在哪呢?那样不正式的合照,就像这口头上的感情一样毫无波澜的无疾而终。
我们的青春早就被一把没有钥匙的锁,锁在一起了。每个举动都只会让我们更加拎在一起无法挣脱,而就算彼此放开也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青春可以肆无忌惮,可以不顾一切,但我们忘了只要另一个人还在你就无法逃离,就像一根细而长的针刺穿心口,它轻轻拨动你便命悬一线,而之带来的蝴蝶效应更是将青春颠覆了流年的定义了。只是后来总在希望能在下一段光景里遇见你,后来知道这是个梦。
后来的我终于能够接受你离开的事实,现在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你始终是我心里不可触碰的伤疤,我知道它会变淡,却无法愈合了,永恒的刻录着你我相爱的时光,时光渐渐远去,照片也终究泛黄,我会记得你,然后去爱别人。
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时间长了,突然发现很多都没有说的必要了,只剩下节日的寒暄问候和那句烂俗的“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