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诚品只是一家书店,但在很多方面,它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
首先,和互联网一样,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诚品书店都没有赚钱,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其次,诚品书店在初期走的是快速复制的路线,这和互联网也一样。对于麦当劳来说,在不同的店为顾客提供口味一致的食品并不容易,但书是非常标准的商品,一本书,不管在哪家书店买,顾客得到的商品都一模一样;最后,诚品书店的核心业务,并非它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许多互联网公司来说,也是一样。
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说,诚品书店做的是流量生意。在通过初期的烧钱实现迅速扩张之后,利用书店积累起巨大的流量,再想办法把这些流量变现。这跟互联网的商业思路简直一模一样。
对于大型的物业来说,除了书店以外,影院、餐饮店、超市也能为物业带来相当的流量,因而在许多综合购物中心里面,都配有这些商店,并且,为了充分发挥流量的价值,通常把影院和餐厅设在最高层,好让人们经过足够多的店面。除了这些标配以外,许多物业也把书店作为吸引流量的重要配置,但考虑到卖书的利润之低,物业方应该会给书店较大的租金优惠。
甚至,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政府甚至会对独立书店进行补贴。去年的时候我在上海衡山和集(据说是方所开的)书店买过饮料,发票上的税率是零,想来是因为政府给了补贴的缘故,否则在这样的核心地段开书店简直难以想象。
2015年末,诚品在苏州开了第一家大陆的书店,尽管是书店,已经很难说它是在诚品的住宅区顺便开了一家书店还是在书店周围顺便造了一些房子,不过,以一个书店品牌可以在苏州这样的城市开展房地产生意,已经足以说明诚品多年的品牌经营已经修成正果。
但诚品的核心仍然是卖书,无论售书带来的利润占它总的利润比重多小,恐怕它都不可能放弃这个流量入口,因而在未来,诚品在大陆仍然要开更多家书店,比如在上海新建成的高楼上海中心上开设全球最高的书店,这大概可以跟1995年“全球第一家24小时书店”,为它带来大量的媒体曝光。
但在大陆,诚品也面临着不少对手,虽然诚品有着不少优势,但许多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比如方所书店,同为诚品系的人创办,在空间设计方面并不比诚品差。上海的钟书阁书店,更是将“美”作为核心理念贯彻在所有店面的设计之中。除此之外,西西弗、言几又这些书店品牌,虽然规模不大,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
诚品剩下的核心优势,是它选书的功力,然而,在台湾诚品和出版业良好地融合,在大陆却必须要从头开始。因为繁体书和简体书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许多在台湾香港能卖的书,在大陆未必能卖,诚品书店对于简体书是否像台版书一样熟悉,则是需要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