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克服拖延症,就要学会拆分任务与时间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我想“拖延症”这个词已经被各大营销号玩儿的差不多了,他们也介绍了各种的方法来教大家如何克服自己的拖延症,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亲测啊,那些方法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造成每个人拖延的原因并不是相同的。虽然拖延症已经被确定为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我们从生活中不难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有拖延症的,只不过这种行为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或者生活,所以没有人在意。但是如果细看,我们会发现往往就是这些拖延的小细节阻止了我们前进发展、升值加薪。所以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我怎么去克服拖延症的。

我的方法就是“拆分”我会把要做的这件事情在“事情”和“时间”维度进行拆分

第一步:首先我们要把整件事情的关键点找出来: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重要的节点,比如你要筹备一场会议,那么本次会议要准备的物料,什么时候必须安排好,人员安排就是这个事情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一环扣一环,而且必不可少,找出这些关键点有利于你知道自己的处境。

第二步:拆分关键点,把“大关键”变为“小零件”:

一个项目或者学习目标往往是由很多大项目组成的。当我们把这次会议的主要关键找出来后,我们要再对这些大的关键节点进行拆分。比如物料准备这个大关键,我们就要把它拆分,看看在物料准备中哪些东西是现在就要准备的而且是必须准备的,比如布标、背景等需要设计的物品就需要现在准备,而一些水果,点心就可以后面再准备。

第三步:拆分时间线,把“时间线”变为“时间点”

往往让我们产生拖延的事情都是那些让我们“延时满足”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周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往往都是五天、半个月、一个月的事情。所以因为时间很长,就会让我们产生今日事没做完也不要紧,最后再来赶作业的情况。但是却又因为事情复杂,最后赶出来的作业不合格。

所以我们也得将这条时间线,给一节一节的砍断,变为一个一个的时间点。还是以上面的会议筹备为例,物料几号准备好,几号准备餐点,几号通知参会人,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做好详细的规划。

第四步:“不少做,不多做”:

既然前面我们已经对事情和时间进行了拆分,那么现在就是执行了。此时一定要记住,我们一定要按节点来做,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要为了迎合领导去追求快速。只要把今天计划中的做完就好。这样做的原因是,有利于让我们克服拖延症。如果你这次把这个事情提前完成了,那么你会在后面的生活和工作上产生一种“超人思想”。你总会想着自己很厉害,以前那件事情我很快就完成了,所以这件事情我也可以随意改变计划。这样只会让你的拖延越来越严重。

以上就是我在克服拖延症中做的一些改变,对了,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把上面的这种方法变为自己做事情的一种“方法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拖延这个不好的习惯抛之脑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