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大奇之,复取图详观,正系桃花源所在。环顾四周,不禁讶然,但见雾气沆荡,偌大之雪峰山,竟无踪影。须臾失神,极目远望,才觉雪峰山非不见,而相距数十里外矣。
贤愈觉蹊跷。但日近黄昏,身后雾气缭绕,不见出路,故唯有系船于溪畔,只身入村。及至村口,见一石碑静立,上镌数字,皆古拙难识,乃以纸墨拓之。思及陶公之文,疑窦有二:村中人既自云避秦时乱,不复出焉,却为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武陵渔人处处志之,又何故不复得路?思及来时种种怪事,顿绝此地非善。但猎奇心起,一发而不可收拾,遂决心一窥究竟。
及入村,见良田百倾,鸡犬时闻,复有闲池在侧,池中鱼可百许头,兀自沉浮逐嬉。乃择一人家,轻叩柴扉,不见应答,遂推门而入,见屋内空无一人,桌上蔬食井然,碗筷成列,复又至一人家,叩门不应,推门而入,仍不见一人。如是十数家,炊烟方熄者,灶中蒸黍者,彘缚于院者,俱似匆忙之际,人间无踪。时天色已晚,贤自半月来餐风露宿,腹中饥饿,便择一人家,用些水米,昏睡过去。
约子时许,忽闻私语声。微睁双目,但见三人围桌而餐,面白如粉。贤亦暗屏吐纳,不敢发声。细观之,愈觉蹊跷,盘中自空无一物,三人却食之有味,复观三人月色下,分明不见一点影子。
贤不觉失声,惊呼曰:“鬼。”三人皆转项视贤,其中一小儿转之过急,一颗头颅竟滚落在地,犹自视贤。贤惊坐而起,发觉天已大明,原来复为噩梦矣。
闻得屋外熙攘之声,急忙披衣夺门而出,却见耕夫往来于田亩,儿童戏耍于桑荫,约百余人,男女其衣着悉如外人,见贤亦不惊讶,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刘贤虽心中不解,然盛情难却,便于一农家歇下,村中人皆问于贤,无非探听外事,贤俱述之。欲问家父之事,思此地疑云重重,复按下不表。
村中有三老,素有贤德,与贤寒暄数语,犹不知天下有汉。贤思及陶公之文,如坠烟雾,心道莫不是武陵渔人之事,乃子虚乌有?但若武陵渔人不曾至此,陶公又因何得知桃源之事?
正待思索,三老复谓贤曰,此村入夜,有猛兽食人,兽形似白虎而生两翅,专食小儿。村中人久苦于此,故近夜时分将一村之小儿送之秘处,而全村人共御凶兽。此兽双目能摄人魂魄,故无论闻之何声,俱不可夜出,亦不可启轩观望,贤许之。
及至午时,贤与村人饮酒罢,于榻上小睡,不想醒来时,已是亥时,夜色如墨,一村之人,复不见踪迹。正欲出,忆三老之言,遂秉烛而待。
忽闻窗外嘈杂,初为马蹄声,后为惨呼,中间小儿啼哭,不甚凄惨。贤不顾三老之言,开轩而观,却哪里有何凶兽,分明一幅森罗炼狱景象。
欲知后事如何,切听下回分解。
北辰子王宥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