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形象思维,就是指使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托物言志。是诗词创作的一种重要的手法。可以说是诗词创作时必不可少的!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在其作品《人间词话》中提到“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在其作品中表达情感,那么掌握形象思维是很有必要的!
人的情感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我们自身可以理解,明了,感受,但用文字直接叙述出来,是十分麻烦的。这一点类似于佛家提到的“禅”——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感情是十分细腻的,我们没有办法将他直接以文字形势清晰的表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
比如,同样是“愁”这种情感,有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也有马致远的江湖落拓,浪迹天涯游子的伤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也有李煜那种国破家亡以后,愁绪满把的哀伤(“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还有李清照闺楼之中,怅怀亡夫的闺怨之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蒋捷那种淡淡的喟叹,伤感青春的愁绪(“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
诗词,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一种文学艺术,也有人认为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诗词是一种工具,是承载着我们情感的一种载体。读者可以从诗词作品上走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作者的心理感受。
在写作诗词时,确定立意以后,还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环境,使用什么样的物象来寄托情感。当然,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古人甚至是今人的诗词中有许多作品描写秋天,多是悲伤调子的比较多,但唐代诗人刘禹锡却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当然,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这样的例子比较少见,需要作者要有很深的造诣,并且诗词中,前文要铺垫好才行。
确定所选用的物象以后,适当的将它们连接起来,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在其中。这一步,可以称之为是“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抒发到景物里,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这种客观感情溶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