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周日
寒假第二天,早晨5点35分,孩子老班在群里督促,发孩子起床视频。
赶紧让孩子穿好衣服站好,晨读,录视频,发视频。老班发来赞许的表情,感动,已经是假期了,老班还不忘督促学生学习,这份责任心让人敬佩。
孩子的精神状态并不振奋,甚至可以说慵懒。我心里有些着急,也有些欣慰。孩子没有我期待的那样,经过休息后精神焕发,精神饱满,活力十足,她好像还没有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人欣慰的是,孩子听话,让她做什么,她从来不抵触。
我还需要跟她交流一下。孩子,妈妈知道这样紧张地监督你让你很不舒服,但是我们必须要努力。记得去年的现在,你初三的寒假,我们正在拼命努力,希望能考上衡一。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努力,我们要让寒假后的一调考试成绩尽量优秀,调整学号尽量靠前,高一期末考试还要继续调班,我们要进实验班。
孩子点头。
我说,你没有脸摔到地上,满脸鲜血的经历,你没有被迫中断学习的经历,你没有跪下求人报名参加高考的经历,你没有12个小时步行150里地去报名然后再步行150里返回把双脚走成血片依然无悔的经历(这是昨天我跟孩子刚看的电视散文《我的高考》里面的画面)。你是多么幸运,能在衡一这么优秀的学校学习,你不苦,你占有太多优秀资源。
孩子点头。
我说,孩子,妈妈能力有限,我尽了最大努力,托举你,把你送到衡一。孩子,进了衡一,妈妈只能在你身后观望,支持你。你现在比妈妈“高”了,妈妈没有能力在你上面提拉你,只能在你下面用力托举你;你现在比妈妈“领先”了,我没办法跑到你前面,我只能跟在你后面,尽我的力量,在后面推你。
妈妈能做什么呢?比你早起,比你晚睡,给你监督,提醒你,不要偷懒,不要犯困,提高效率,抓紧学习。
孩子,妈妈能做到的,我都愿意做。孩子,妈妈能给你的,我都愿意给你。
哪怕我把身子弯到地上,脸碰地,我也愿意竭尽全力,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