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终于读完老舍的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本是每一个家庭老一辈的美好而温馨的心愿,他们希望这个家族能够根深叶茂。可是,当我们的民族遭遇灾难,无法屹立,又何来一个家族的枝繁叶茂?当我们的祖国任人欺凌践踏,无法挺直,又何来一个家族的温馨幸福?温暖的心愿,沉痛的现实,强烈的对比唤醒了民众的反抗意识,一个小巷的觉醒折射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成就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强大才有个体的幸福快乐才能实现老人的心愿“四世同堂”。那样的年代民族的强大便成了真的猛士心中的远方。
老舍爱北平,难忘他的散文《想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北平于老舍,如母亲与孩子,老舍熟悉北平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切都让他无比眷恋!
而《四世同堂》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北平已经沦陷,可以想象老舍写这部小说是如何的痛心愤慨:民族的屈辱让他愤怒,民族的觉醒让他欣慰,无数生命的逝去让他痛心!可是,在整部小说中老舍并没有义正词严、愤世嫉俗、痛斥外敌和内奸。他就那么平淡地像拉家常式地轻松幽默地描写小羊圈胡同的不同人家面对民族屈辱的不同表现。让读者去感受老舍对北平的热爱。他可以将自己化身为有铮铮傲骨有坚定信仰的诗人钱默吟,可以化身为正义耿直又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可以化身为勇敢睿智的热血青年瑞全……让读者去感受老舍对他们的爱!最具代表性地当属一直温顺老实的祁家的孙媳妇韵梅,面对日本人的凶残,她也一改温顺的个性坚决反抗,韵梅的性格的转变凸显了中国人的完全觉醒: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中国人不能任人践踏任人欺凌!八年的屈辱八年的抗争八年的坚持,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人不齿的汉奸,老舍最痛恨,但是他避开了激愤之词,就那么冷静客观地叙述描写他们的丑陋可笑,让读者看到他们如何自掘坟墓,以此凸显对汉奸的痛恨,对北平的疼惜……
读完小说,久久不能平静,不禁陷入沉思:一个个体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幸福?羊圈胡同的诗人钱默吟本可以好好种花好好写诗,可是他却发现花朵长在树上才有她的美丽,他说北平是树他是花,没有了北平,他也不必再活下去……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没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个体无法绽放自己的最美,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融入民族,放弃近处的名利,高瞻远瞩,远方屹立的是祖国的强盛,并坚定地奔向心中的远方,如此强烈的家国情怀为能让每一个个体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国难当头,一个民族需要每一个个体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个体浓厚的家国情怀,这样才能让一个民族拧成一股绳,这样的团结才能赢得一个民族的强大,也才能拥有一个小家的四世同堂!想到了民国的那条大辫子辜鸿铭,生在南洋长在南洋,精通多国语言、能言善辩、学富五车,可是这样的奇才在社会动荡时期始终心系祖国,反对崇洋媚外,祖国的强盛成了辜鸿铭的远方。他崇尚孔孟并向西方传输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致力于东学西渐,这样浓厚的家国情怀让人敬仰的同时也为之动容!
我们要做生活的远视眼,越过眼前的诱惑,看向远处,远处屹立的正是我们每个人的信仰,内心的执着追求,有了这样的信仰,人的灵魂便不会四处漂泊,精神便不再迷失茫然,无关乎外在的名利,无关乎社会的喧嚣浮躁,远视的人内心是极其安静的又是极其自由的,极其专注又是极其快乐的。
而反观今日之社会,更多的人成了生活的近视眼,他们只能看见那个“小我”,一味放大个人感受,缺少一种集体观念和社会担当,过分强调一己私利,而忽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享乐主义”“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等思想甚嚣尘上!社会安定,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缺少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则令人堪忧!“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懂得自律的个体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个体才能成就一个民族的强大。这需要我们越过一己私利,努力做生活的远视眼,铭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和平年代,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向着心中的远方不断进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样的民族才是真正的强盛,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凤作于20170619夜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