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配合防冠疫情待在家里,闲来无事,把蒙尘已久的书拿出来排着队读一读,也蛮有趣。
若在平时,手中刚拿起书,不是手机铃就是敲门声,叹口气放下书,起身。
等一切料理停当,并确保在短期内无人扰无事烦的时候,松口气拿起书,看不到两分钟,两只眼皮就开始打架。
平日里的所谓看书,不过就是我避世遁俗的借口罢了。烦人了,厌事了,就躲在角落里拿本书盯半天,实则一个字也钻不进头脑里边去,心里惦记着这个那个,实是拧巴。
等到真正清闲下来,巴不得和周公好好亲热会儿。
书?开玩笑!但今日,为了配合,别无它法,安静的待在家里。
在这个放松又温暖的家里,吃饱睡饱之后,有大把时间来做这个事了。
通过这几日的阅读、总结和反思,读书的好处还真不少。
增长知识,增进见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的作用显而易见,书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我们豪放不羁的大脑,带着我们遨游宇宙虚空,下地入海,穿越古今,用精神去体验身体到达不了的世界各地,用头脑去感受肉体承受不了的酸甜苦辣,用思想去诠释人类无法企及的灵魂深度。
这一切都来自于书。
戒骄戒躁,冷静沉淀。
在思考人生这条路上,我曾一度走入误区,偏偏我又是个不愿省心的人。总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却派不上用场,内心的失落和现实的受挫时有发生,时间长了以后,自己都有点迷茫,忍不住哼出那段歌词:我要这铁棒有何用?于是,我一改常态,把书弃置一旁,任其蒙尘,自己走出家门,去寻找更广阔的视野。
行走在江湖间,和各色人等打着交道,用自以为圆滑的手段和讨好的语言,换来短时的繁华和虚伪的信任。
时过境迁后,才发现,那些所谓昙花一现的东西,不过也是骄躁之实,经过天地日月洗礼后,慢慢褪显出来的几近芳华才是我需要找寻的东西。
而承载这些芳华的就是书。
体验人生,品味杂陈。
我们每个人只有这一辈子好活,走到生命终点,无论你喜悦也好,遗憾也罢,终究是错过了,再无重来的可能。
而书不一样,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景色描述的争奇斗艳,人物塑造的饱满鲜明,都让我们沉醉其中,仿佛活在那个世界,那个时代,甚至是那个主角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跟着他的人生体验,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好的书总有这种魔力,让你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不为经历,只为充实。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伏尔泰还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这些读书大儒思想智者无不在传说读书的益处,我辈亦能尔。
趁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先把书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