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们,守着或年轻,或白发苍苍的老爸老妈,那一张张脸上都流露着真诚的笑,幸福的笑,令人羡慕而神往的笑。
那满溢出屏幕外的和谐、温馨,另我可望而不可及。
在我高考结束第二天,父母就闪电般的办理了离婚手续,一切显得那么突然,那么迫不及待。
虽然我隐隐已经察觉到每次放假回家,家庭的氛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尴尬。但这木已成舟的事实却仍然让我错愕不已。
父亲很快再婚再婚的对象,我也认识。竟然是小时候我们家楼上的邻居。姑且叫她刘姨吧!
刘姨比我的父亲小八岁,离异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儿子,我的父亲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入了她家门,当了另一个男孩的继父。
随着我就读于几千公里外的大学,我与父亲之间几乎见不上面。我们的联系也只是节假日,彼此生日,或者是发生什么重大社会事件的时候互相打电话问候。
我清晰的记得在我大二的那一年父亲过生日,下课之后,我在教室的走廊外面,给父亲打电话想祝贺他生日快乐。
电话接通,能感觉到,可能正高兴的父亲语气突然变得不耐烦,我刚刚送出祝福语,电话里有人敬酒的声音……父亲只说了句,没啥事挂了吧!电话就被挂断了。
那之前我们有将近一个月没通话了,没有问我好不好,没有任何一句关心。
那一刻,女儿还没有别人敬的一杯酒重要。
也许是我太玻璃心了吧?我听着电话里挂断的嘟嘟声音,瞬间泪崩。
从大四那一年开始,父亲不再记得我的生日。
再后来,我们之间的联系频率就取决于我什么时候打电话了……
小时候,单位旅游要扛着我去,出趟市里办事要带着我,看到别家女孩穿了漂亮裙子要想方设法买来给我穿在身上,我上初一,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两百块的双狮手表……
那个疼我,爱我,保护我的人,怎么走着走着,就丢了呢?
上班的第一年,过年放假回家,给父亲带了两瓶西凤酒五百块钱,一条什么烟忘记了三百多。父亲只是淡淡一瞥,说那个牌子酒他从来不喝。那个烟没味道,他同事爱抽,他抽不惯。
尴尬。不知道怎么接话。匆匆告辞。
当时我的工资1500,自己在那个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生活,租房,吃饭,基本上是所剩无几。这些父亲是知道的,但从不过问一句。
我们通话里,父亲说的很多的,是他的继子给他买了几百块的皮鞋,他的衬衫都是名牌的。
这些都是他这个远在天边的女儿所做不到的。
当然啊,父亲那时候每月四千多的工资都是全上交刘姨的。刘姨不上班,继子后来高中,大学的读书
都是父亲供养。
几百块的皮鞋,就打败了我们二十年的父女亲情。
因为继子做的深得父亲之心,所以后来继子的结婚,房子,车子,都是父亲的鼎力支持。
偶然聊天,父亲信誓旦旦的说,他对继子的全力付出,必然能换的他年老的安稳幸福,将来有一天,继子也会给他披麻戴孝,养老送终。
我希望一切最终都圆满,我希望父亲的一片真心不会被辜负。真心的。
因为,按父亲的理念,这个远在天边的女儿,他能指望什么呢?
女儿的婚礼,他肯出席,能给两千块的红包,真真是一个父亲最大的恩赐了!
想起来那个苹果和梨的故事:“我喜欢苹果,你却给我一箱梨,你问我感动么,我没办法回答。于是你向大家说你为我付出多少,我却多冷漠。”
时至今日,我和父亲几乎很少联系。但是,这个节日,依然让我心里很酸涩。
这个节日的此时此刻,虽不能与父亲同桌共饮,我依然做了一大桌菜,遥祝,他,这个节日,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