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提醒:“2017年你在上海上传了一张照片”。
翻开2017年的老照片,忽然间发现,每一张都有一个故事,所有的蛛丝马迹好像被一点点的拾起,回忆就像电影重播一样,随着一张张照片的翻动,一点一点地浮现成半年。
记得刚来上海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是像农村人进城一样,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感觉这里啥都好,居然连厕所都比我们湛江五星级酒店都高级,初来乍到可真是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样子情不自禁把自个儿也逗乐了。
上海这座城市,在我以前的记忆里,仅仅能停留在电视上。于是我决定在这待下来,趁着当初还有时间,那怕只有一段时间。我也想看看,在这个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魔幻城市,她到底有多美。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半年。
原来,在这里,珍藏着孤独的黄昏和喧闹的繁华,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见过六点阳光透过梧桐树打在地上的清晨,也借过夜晚漫步在外滩消遣时光。
熬过夏日里烈日闷拷着皮肤的日子,也在雨季里偷来半点清凉和舒适。
挤过早上八点最拥挤的一号线,也曾拖着疲惫的身躯站过最长的十二号线。
体验过满怀信心投入工作的日子,也无奈过愚蠢地一次次被浇成落汤鸡。
碰到过奇葩,也遇见惺惺相惜的同事。
原来,在这里,有我的挚爱的朋友,有我重要的亲人,承载我曾经年少轻狂的琐事。
从前因为这里的生活节奏而心生欢喜,因为每天都焕发着年轻的气息。后来发现喜欢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民国时期上海女人的故事。
张爱玲,阮玲玉,胡蝶,潘玉良,似乎这座城市有种神奇的力量,竟然能曾经在这里孕育着这些奇女子。即便她们有的故事是悲凉的,也丝毫抵挡不住我想了解她们的从前生活过的地方。常常在周末到处搜索着她们在这里的居所,企图从蛛丝马迹里结合书中所说并获得另外一种感受。庆幸的是,好像走过的地方,回过头再去读一遍书,听一遍她们的故事的时候,居然真的有机会把感觉带进去。
在上海,喜欢阴雨天的外白渡桥,喜欢黄昏路灯下的武康楼,喜欢这里弄堂里人们生活的气息。
每一次走在这些地方,总是不由地觉着轻松了好多,好生惬意。
看着路上匆匆的行人,还有拉大桑门说着上海话的老太太,漫步走在路上,吹着夏日的凉风,偶尔会不知不觉得把意识拉到民国的上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些传奇故事。
偶尔也会停下找个地方坐下来,就这么坐着,看着走进视线里车水马龙和离开视线的陌生人,奢望日子如果可以就这么简单。
走过在衡山路,仅一首民谣也能吸引你进去小酒吧里坐坐。一把吉他,一段故事,这估计就是衡山路小酒吧的特色吧。没有KTV的喧嚣,也没有蹦迪现场的嘈杂,琴弦里弹奏着年轻人的故事,也许是关于你,也许是关于他,也许是关于我。曲子里,总有我们青春里的回忆,无知,懵懂,冲动,感伤,欣喜,五味杂陈。
上海雨水打湿的弄堂,有我和亲人的珍贵记忆,也许是年纪逐渐变大的原因,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已经在外漂泊多年。从初中开始在外求学,直到现在,陪伴家人的日子真的很少很少。我总是以为父母不在意我人在哪,总是一有时间就到处浪,到处走,总是自作聪明的以为只要经常打电话视频也可以,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哪有不在意,他们只是希望你过的开心过的好而已。
这里,是我五年前的一段故事。如果你问我是否钟意上海这座城市,我的回答肯定是of course。我依然喜欢这里,将来也一定继续喜欢这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太多的不舍,无数次想过回去,就在这里续生活下去。曾经哥哥说,将来有机会了一块住对面 可是暂时不太切实际。但不管怎样,以后会常回来看看的 ,争取每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