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回想起那位我曾经遇到过的大姐。叫她大姐是因为她当时的年龄和我们父母相仿,不到50岁吧。那时她租住在我们宿舍,在读我们学校的在职博士,说是在职,她说她已从上海辞职,专程来北京读博。她籍贯是浙江,和父母一直居住在上海。
在我们一生中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大部分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过客,没有太多交集,也没有太多印象。但这位大姐对我来说虽然没有什么交集,可是她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人生记忆中。
我记得大姐的衣着很特别,不是生活在魔都的职业女性那种简洁大气亦或是魔都特有的时代感,她的衣服和她的人一样很有特色。总之,她全身上下的气质和魔都这个词很不融合。不高的个头,留着齐耳短发,白白细细的皮肤,脸上时常笑眯眯的。无论何时她的头发就好像是刚浇了一层油一样,感觉黏糊糊的,而且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味道。冬天,大姐会穿一件红底的花棉袄,感觉就像是妈妈那个年代结婚时穿的一样。夏天,她会穿一件花花的半袖很像广场上老奶奶的风格,或是一件像少女穿的花花的连衣裙。我记得有一次,她穿了一件大红色的半身裙配着她那过时的棕色西装褂和老旧的白色旅游鞋,很是不搭。大姐的风格多变,经常让人哭笑不得。关键是她好像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穿的衣服有多奇怪,反而很乐在其中!
大姐不光穿衣服有特色,生活习惯也跟一般人不一样。她从来不用洗面奶洗头膏什么的,洗脸只用白醋,洗头只用蜂蜜,就洗衣服比较正常些,只用肥皂。我感觉大姐好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她从来不上网对身边发生的新闻一概不知,而且她好像也没有什么兴趣,她居然不知道周涛是春晚的主持人!她用的手机是很老的诺基亚,2014年的时候居然有人在上海用诺基亚?她用的电脑也是样子特别奇怪,感觉年代特别久远。而且她还不会打字?我想说作为一位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白领不会打字怎么混呢?大姐真的是刷新了我们的三观。问题是,人家丝毫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每天该干嘛干嘛,丝毫不理会也不参与我们的讨论。大姐每天背着一书包书早出晚归上自习看书,也从来不见她有什么朋友给她打电话,也不见她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交流,我感觉大姐就只是活在她自己的世界中,自得其乐。
我们经常在大姐不在的时候讨论她到底是已婚还是未婚,终于等到有一天晚上大姐为我们揭晓了谜底。她说她从来没结过婚,她一直在等她的白马王子,她还给我们讲她上学的时候是校花,隔壁很多男孩子都追求她,但她一个也没同意。大姐在说这些的时候,我们都在酸溜溜的起哄,因为我们觉得大姐在吹牛,而人家根本不在意我们的态度,继续地讲述她的故事,就像是一个少女,充满了期待和小兴奋。其实这个答案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意外,我们早就猜到了大姐肯定是单身,因为像大姐这样的人,有谁能跟她匹配呢。
我很奇怪大姐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一直埋头学习,大姐总是笑呵呵地说“活到老学到老嘛!”我记得有一次大姐和我说她要开公司,我当时也只是随声附和了一声,其实心里是非常小看大姐的,觉得像她这么奇怪的人怎么可能。没想到最后,听宿舍人说她现在真的开了一家公司,好像还交了男朋友,和她一样也是创业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任何一个人了。
可能那时的我们在大姐眼中只是一群孩子吧。有大姐在的那两年时光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经常会嘲笑大姐的穿着和行为。其实我们才是最可笑的,我们虽然是一群衣着时尚的20岁年轻女孩,可是我们那时的思想却仍停留在可怕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女孩到年纪就应该嫁人,年纪大了就嫁不出去了,学习就应该是年轻时候的事儿,到了老了就应该干老人干的事儿。而大姐当时的行为显然是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贯的思想,背离了不少家长教育女孩的传统。其实大姐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她的思想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新女性思想。谁说女孩到了年纪就一定得嫁人?谁说年纪大了就嫁不出去?谁说四五十岁就一定得跳跳广场舞,帮孩子看看孙子?谁说年纪大了就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可怕的不是容颜的老去而是思想的老去。千百年来,在男权社会下成长的中国女性,从过去的三从四德到如今的贤妻良母,一直以来都是在标榜着女性要如何如何,经常听到一些父母会对即将出嫁的女儿说到了公婆家要怎样怎样,好像社会已然对女性有不言自明的标准,有多少女性就在这些隐形的约束之下禁锢了自己的思想。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下的新女性,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不要去在意外界的声音,你最好能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拥有最值得的生活!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大姐就会有一股正能量充满全身。一般人难以坚持的自律,嘴角时常扬起的微笑,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眼神里弩定的希望……这些就像是一盏盏明灯,让我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不至于迷失方向。
大姐,请原谅那时年幼无知的我们,相信你也不会放在心上。也许以后不会再见,祝你好好的!我们也会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