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起床,我照例梳妆擦脸,到最后一个步骤抹防晒霜的时候,到处找都找不到,我猜测“那只有是儿子拿了呗。”
儿子晚上回来,我问,“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防晒霜啊?”
儿子回答,“是的,我们中秋节后上两天课就要军训。”
“你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呀,你拿了妈妈的东西要给妈妈说一声啊。”
“嗯”
“去年初三军训我皮肤都晒伤了,要提前准备好。”边说边从书包里摸出防晒霜递过来。
我心里嘀咕着,你这个未雨绸缪,也提的太前了吧,还有10天才军训,顺手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小瓶子。
中秋节放假了,我跟儿子念叨着,“往年中秋节我们都会去看望奶奶外公。”
今年奶奶外公和舅舅他们都在玉溪,暑假老人去玉溪避暑,还舍不得回来。
儿子兴奋地提建议,“我们可以开视频,晚上在视频上约,如果有月亮的话,我们就选择月亮升到最高的时候,打开视频,拿出月饼。”
“这个主意不错。”我为他的提议伸出大拇指。
“哪里比较开阔,可以看到月亮的地方?”儿子开始思考地点了。
“铁山坪怎么样?”我征询他们的意见。
大米先生在一旁点着头,“就这样说定了,明晚上山赏月。”
我们驾车去铁山坪只需要半小时,暑假和周末一家都会去乘凉、吸氧,成了我们的后花园。
下午,素描老师给我发微信,“施与中秋假期如果愿意,可以来画画了。”
儿子从初三的3月份开始学的素描,7月中旬,刘老师九十岁的老母亲骨折了,她要到医院照顾妈妈,课就只好停了。
从医院回来后,老母亲又出现痴呆精神症状,行为乱,又吵又闹,没办法上课。
两个月的时间,刘老师步入了正轨,照顾母亲也理顺了,可以重启开课了。
我满心高兴答应老师,“好啊”。同时担心儿子两个月没画了,他会不会认为去画画占用了假期时间而抵触。
我对儿子说,“刘老师叫你去画画。”
他愣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
“你自己安排一下时间。”
儿子仰着头,望着天花板,他要思考问题时就会出现这种表情,“明天下午2点到5点吧,上午想睡下懒觉。”
我压制住内心的喜悦,“你自己决定了就行。”
第二天,踩着时间点带上工具乘地铁去了老师家,两个月没去了,他都忘了老师住多少楼,问我,“老师住几楼啊?”
“我也不确定,是不是11楼。”
“妈妈你问一下刘老师,问了以后给我发个信息。”
“好的”。
三个小时结束,儿子刚离开,老师给我反馈,进入状态还行,一直认认真真地画,还问儿子明天接着来画吗?今天画的静物,一个醋瓶子和一个石榴,未完。
儿子回答“看爸爸妈妈明天有没有安排,没有安排,我就来接着画。”
听老师的转述,还以为儿子真正感兴趣,心里美滋滋的,哪怕有安排,我都会坚定地将它取消,支持画画。
儿子回到家,我还以为他会问,我们明天有没有什么安排呀,我也一直沉住气,没有问这个问题,
只是问,“两个月没有画,是不是手有些生了?”
“嗯”儿子点着头,顾着要吃饭,饿了。
吃完,准备出发,赏月。
在大米先生开车的路上,我问坐在后排的儿子,“我们明天怎么安排?”
儿子说,“就在家里”。
我提议,“明天去爬山。”
他一脸不情愿,“不想出门。”
我终于忍不住,试探着问,“去画画?”
他摇摇头,“又要坐三个小时!”
我有些失望,还以为他真的像答应老师的要去接着画,我听出来他有些厌烦的情绪。
我们带着月饼、水果、零食和地垫,到了山顶,刚下车,明晃晃的圆盘月亮就在我们头顶,三个人一起惊呼了起来,分不清是月亮还是路灯。
儿子迫不及待的叫起来,“快连视频,快连视频。!”
“不用急,我们得找一个好地方,把垫子铺上。”
儿子拿着垫子,背着一包零食,去找合乎条件的草坪,儿子问,“有没有专门赏月的景区?”
他还希望把赏月活动做得专业点,更有仪式感。
我答应着,“明年我们提前好好计划下!”
找到一个可以毫无遮挡观赏月亮的草坪,我和大米先生都还觉得满意,把垫子铺起坐下来。
儿子还不甘心,他又继续往前面走,两分钟以后返回来,指责别处,“那边,那块草坪还要好一些,人又多很热闹。”
儿子一直都比较喜欢人多热闹。
难得看到他跟我们出来有那么高的兴致,“好,听你的!你带我们去哪儿就去哪儿 。”
我和大米先生一前一后,拿着垫子跟着他的步伐,不一会儿,眼前出现好大一片草坪,老人、小孩,年轻人,小孩子特别多,吃月饼的,玩耍的,唱歌的,拍视频的,一片嬉闹声。
我们选了一个离人群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把垫子铺好,各种零食摆起,躺下,在月光下和奶奶外公舅舅连视频,聊了些家常,一家人在云上团圆,不亦乐乎。
借着月光,躺下来吃月饼,儿子喃喃道,“就差一只猫了,就差一只猫了。”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的爱猫情节,初三时悄悄用零花钱买了猫粮,喂小区里的流浪猫。也曾经和我提过想养猫,我们一起分析了养猫会有哪些义务,生病需要花钱,会损坏家里的皮沙发等等,就此打消了养猫的念头,只是周末依然会去喂流浪猫。
后来他也就没有再提过养猫一事了,刘老师家里养了一只猫,他每次去画画都会逗弄它,还有些可怜那只猫,无奈地告诉我“它一直被关在笼子里。”
刘老师家很窄,二十多年前的老商品房,二室一厅,每间房都非常狭小,家里有老母亲和儿子,家具塞满了每个角落,没有猫咪活动的场所。
中秋最后一天假,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有作业,有手机,不知道在里面干什么。他有手机在身边时,多是控制不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