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我在软软的朋友圈评论“好想结束温水煮青蛙的生活”,她刚参加了职业生涯认证,招募20名咨询者免费咨询。我在参加工作前也是学心理学的,对自己未来堪忧的同时,对咨询本身也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成了软软的第一个客户。
虽然是免费。程序上非常正规,一点都不含糊。
提前一周,软软给我发送了一些量表。有关于职业偏好,性格测试,能力测试等多个方面。算是最基础测评了。此外,还发送了信息收集表。对此次咨询的目的,问题详细描述,个人学习基本情况进行明确。在愿景方面,提出了个人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家人的期望等问题。
这些基础工作是很必要的。基础测评和信息收集,帮助来访者理清楚问题和个人能力、意愿的焦点。把“好想结束温水煮青蛙”这样一个非常感性的,抽象的表达,具体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来,到哪去这样有明确的图示。咨询时间直接切入问题就好。
正式咨询是提前一周预约的,时间在晚上八点的,QQ上进行。在线时间两小时,我们本来就是朋友,加上之前的了解,沟通过程非常顺利。咨询是4月份的事,具体过程和细节,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这样也有个好处,时间可以筛选不重要的信息,把感觉和精髓留下。
整个过程,印象最深刻的愿景的展望。毕业后,我考到一家事业单位,日子过的不咸不淡。家长,同事,朋友,都说挺好的。我自己倒不觉得,虽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隐隐觉得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的。别人说,女孩子家的,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你还想怎样?甚至被扣上不知足的帽子。渐渐也就妥协了,安心工作吧?不然还能怎样呢?用画地为牢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在我这样一个小圈子,30岁,再跟别人谈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件好滑稽的事情。
但是做咨询的软软却不这么看。她问我,你大胆来想,五年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你在哪里工作,穿什么衣服,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越细越好。我心里突然就冒出来个小苗,好像在说,可以吗?是的,可以想。我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无条件的关注和认可,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强大的力量。平时那些不见天日的想入非非,此刻,竟然可以合情合理的浮出水面了。王小波说,20岁的我,我想吃,想爱,想变成天上的云半明半暗。咨询中的愿景,仿佛带我回到了20岁,刚刚毕业的时候。跟着她的提示,我开始了酣畅淋漓的畅想。把未完成的发展心理学硕士读完,拥有自己的书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
愿景想好了,剩下的就是途径了。我谈到了一些我的想法和恐惧。
我说,我想等孩子大点再。。。。
软软说,想做什么事情现在不可以开始吗?对于咱们父辈的人来说,不仅是孩子大点,还要等孙子大点,这样等下去,一辈子就过去了。
我说,职业转换的代价太大了。
软软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本来是学工科的,可以在设计院做一份稳定工作。因为喜欢心理学,开始了新的航程。现在,因为转换专业,前后大约损失20万。(其中包括本来可以报销的MBA学费、北欧的旅行、年终奖等等)
这样恰当的自我表露非常适宜,看到平时在朋友圈晒美食、旅行、书店的她,也有不为我所知的压力和困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咨询结束后,软软给我布置了作业,近三个月的计划。
说句不谦虚的话,我自我感觉行动力还挺强的。我也自以为开始了一条既定的成长之路。但事实并非如此。
执行了一个月,很多东西都不再按照计划走,我自己那些愿景,有些干脆就否定了,比如读研。其实我要的不是学习坏境和过程。我只是想每天学点心理学,能搞点兼职就很满意。做讲师不一定非得研究生毕业嘛!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个开始比什么都重要,当自己朝着目标努力,开始行动以后好多东西都开始改变,也逐渐找到同频的圈子。
坚持100天三件事打卡。学会锁定每日时间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坚持阅读育儿书籍,撰写读书心得,写作成为习惯。
坚持每日学习一首英文儿歌,和宝宝一起进步。
坚持每月一项新技能,频繁的开始菜鸟学习之旅。
坚持专栏阅读五分钟商学院,并坚持留言,学会用系统的、商业眼光理性分析问题。
明显感觉到上班聊天时间少了,(别人觉得我时间紧张都不好意思和我聊)工作效率提高了,着眼于能力提升,而不是事务的完成。由于本人知识能力,眼界的限制,表面上看起来我还和从前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渐渐得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一切,从生涯咨询师的一次诚恳的约谈。当一个人全身心、无条件的关注另外一个人的成长,能量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有了想法不要只憋在心里,找个人聊聊,或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最后说说我对生涯咨询的看法吧!生涯,让人把视线放长,不仅低头走路,更教会人如何抬头看路。究竟走向哪里不重要,给予别人开始行动的信心很重要。也许有人觉得生涯咨询是画大饼,那只能说,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所以,咨询师们压力不必太大,只要叫醒那些真正想醒来的人就好。
最后祝愿软软在咨询这条路上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