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平五千”铜刀币,成都高新区周家山崖墓出土。西汉末年,约公元8-23年文物,有说是外戚王莽铸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造。通长73,刀环直径29,穿径9,厚5毫米,重30.6克,铜质。“一刀平五千”铜刀币也称为王莽“新”政权一刀平五千刀币,形如钥匙,由刀环和刀身组成。刀环如圆形方孔钱,刀身如刀。刀环内外郭,刀身周郭高高隆起。
刀环面文穿上下“一刀”二篆字,顺读,阴文,嵌以黄金;刀身面文“平五千”三篆字,阳文。背面无文。铸造美观精致,表面略锈,有水银沁色。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专权,居摄二年(公元7年)进行货币改革,除发行五铢钱外,还发行了 “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三种大面值钱币。其中,“一刀平五千”的“一刀”二字采用了我国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错金工艺,即在钱坯铸成后,在刀环穿孔上下镌刻阴文“一”“刀”两字,再镶嵌黄金而成。因此,“一刀平五千”俗称“金错刀”。这是一种独特的创举,面文光灿华美,深厚质朴的篆隶之意与厚重笃实的钱体浑然一体,被历代泉家(钱币收藏家)誉为“钱绝”,以拥有金错刀而自豪。历代文人雅士如张衡、韩愈、钱昭度等也留下了“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等诗词。王莽也被后人誉为“铸钱第一高手”。
但是,按照王莽的币制,一枚金错刀相当于5000枚“五铢”,两枚金错刀可以换取黄金一斤。这是货币史上少有的大面值钱币,结果造成物价飞涨。王莽用错金这一特殊工艺,赋予其刀币以华美的外表和防止私铸伪造的功能,从而以虚值钱币从百姓手中敛取财富,这种倒行逆施的手段严重违背了货币流通的客观规律。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政权,迷信的王莽害怕汉朝刘姓势力东山再起,认为“刘”字含有“金刀”凶煞之气,再次货币改革,把含有“金、刀”字样的“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铢都废除了。此后,王莽又进行了两次货币改革。混乱的币制造成民不聊生,新莽政权也以短命王朝告终。
“大布黄千”铜布币,新莽(8-23年),成都大湾汉墓出土。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之后,改铸钱币。除沿用汉代的方孔圆钱之外,他还下令铸造一批布币。大布黄千便是其中的一种,存世量较多。新莽货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版别亦多。大体钱文以悬针篆为主。这枚大布黄千布币,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首部穿一孔,用以绳系。正背两面皆铸为不通穿(即圆穿与首端间没有中线者)。钱文为右读,布局在中线左右两侧,均匀得体,笔划流畅。
新莽布币系铜锡合金铸造,露铜部分呈青黄色,币身较硬,鉴定时须轻拿轻放。新莽时期铸币量大,币形也多,因此伪品较多。大布黄千外,新莽还铸行过六泉、十布等钱。
大布黄千有通穿和不通穿两种。大布黄千为王莽始建国二年实行第三次货币改制时所铸十布之最大者,“黄”为“横”之省偏旁“木”,“横”即“衡”,“等于”之意,一枚“大布黄千”即等于“小泉直一”1000枚,一般长5.4厘米,重8克至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