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公司,应该选择进入价值链的哪个环节?对于传统大中型企业,价值链如何拆分、组合,以实现最大化的盈利能力?
价值链延伸模式
识别行业价值链(研发育种、种植生产、加工、品牌运营、批发、零售),锁定高利润区(微笑曲线两端),进行价值链延伸(从山茶开采一步步走向专卖店),力争利润最大化。
价值链拆分模式
企业(耐克;劳斯莱斯;泸州老窖)掌控价值链利润区的某些关键环节(营销和设计;发动机;品牌运营),而将其他环节(制造;车身部件外购;酿酒、销售)外包。该模式区别于传统大型企业(钢铁、化工、铁路、航空、茅台)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布局,可降低战线太长带来的经营风险,且利润效率最高,有利于单点突破。
价值链压缩模式
压缩价值链(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端→供应商、终端),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拼多多果农直销),既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快速响应消费需求变化,从而获取更多利润。但要注意不能直接全面变革,否则存量迅速下滑(丧失了经销商给企业带来的销量贡献),且该模式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