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在书中,阅读层次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每个层次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又相互关联,每个层次都是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深化而成的。
我目前只读了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自我反省,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基础阅读居然需要矫正,毕竟基础阅读是阅读的基础,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居然连基础阅读都没有做好,有点惊讶,这也让我意识到我急需改善自己的阅读力,下面是我自己关于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的几点想法与建议,望对大家有用。
首先,自学会阅读以后,我都是以“半出声”(默读,不张口在心里默念)的方式阅读书籍的,这种阅读方式效率很低,不仅读的慢而且时间长了精力无法集中,会拖慢读书进度,也会影响自己对整个架构的理解,真的让我很苦恼,现在才知道这需要矫正训练,阅读不需要用嘴,只需要用眼和脑子去读,用眼阅读的速度会比较快,比较容易集中精力理解书中内容,快速构建书的整体架构。建议:进行速读训练,用食指中指做“指针”,眼随“指针”动,克制住自己默读的习惯,只要用眼跟着“指针”走,直到眼睛跟上“指针”的运动,再加快速度,反复训练。
其次,我每次拿到一本书,都想一字不落的读下来,就连一般的小说也是这样阅读的,真的读的又慢又煎熬。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读书要有选择性,不同的书用不同的速度阅读。建议:拿到一本书不要急于精读,先看看序言,目录等大体对一本书有个了解,再去阅读与主题思想密切度高的章节,如果觉得这本书不错,再去花时间阅读,否则,快速翻阅即可。
最后,某次看书作者说他花了九个月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刷新了他的三观,对他的影响特别大,我看了后深受触动,就买了一套资治通鉴,翻了没几页就束之高阁了,太晦涩难懂了,实在读不下去。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对这本书期望太高了,以至于无法读下去。建议:打算阅读一本比较难读的书时,对该书的期望不要太高。先从头到尾概略的阅读一遍,即使碰到不懂的也不要停,直到读完所有的章节,思考下第一遍阅读读出了什么,带着目的和应有的敏感性来开始第二遍的阅读。
阅读能力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只有学会了阅读,才能愉快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尽可能的汲取知识,提升自己,希望大家能够纠正自己的阅读习惯,更好的享受阅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