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出行需求快速增长,而交通建设却依然跟不上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节奏时,共享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路程的工具出现了。2017年初,共享单车的公共出行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普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广泛支持,其扩张速度极快:较短时间内在全国城市中的普及度达85.1%。而城市道路的健康发展是指在城市道路上升的运动过程,城市道路体系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前进。而从总体大局来看共享单车对城市道路其利好居多,分析如下
首先,共享单车的迅速普及使道路的流畅度趋于良性,与此同时,城市道路也向着可持续的绿色方向前进。随着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交通道路拥挤带来了交通环境紧张的问题,而共享单车小巧轻便,成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主要选择,让市民可以选着以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的出现模式。《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发布不到一年时间,在交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小汽车出行率少了55%,黑摩的少了53%,而光摩拜单车的使用时间就同比上涨了616.7万分钟,约2.3倍。随着共享单车代替小汽车的出行,以摩拜在北京的三个区域—国贸、金融街、中关村为例,2017年上半年其拥堵延时指数就同比下降了16%、10%和7%。不仅如此,,频发的停车启动更增加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据环保部研究交通拥堵车辆污染物排放是正常通行下的5-10倍据,而《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达12.5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超27万吨,共享单车的迅速普及为城市道路带来低碳低噪音的友好模式,有利于城市道路的绿色发展。
其次,共享单车的迅速普及是城市路建朝着改革完善的助推剂,新增自行车道,使城市道路趋向多元化的高效方向前进。在短距离出行上,单车拥有占地小、低碳、方便、健康等优势。而由于城市扩建,经济发展,单车并不适合长距离的出行,单车作为出行工具的特性被削弱,更多地被用来健身或是娱乐。因此,目前许多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追求出行效率,一味不合理的建设城市快车道,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备,而随着道路车辆的越来越多拥挤问题不仅没有被解决却越来越难以管控。为了使城市路建向着更多元、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城市有必要完善公共交通的配套措施,为单车提供规范的慢行条件。共享单车的迅速普及使单车再度回归大众视野,成为聚焦热点,恰好是一剂强有力的助推剂。从北京135新闻会上表明北京将引导自行车回归城市,形成连续网的3200km自行车路还是深圳全年力争完成100公里自行车道新建,都是使公共交通+自行车友好的城市道路体系朝着健康一面的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