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南区回来,在车上,三个人随意聊了几句时光荏苒、岁月飞逝之事。紫阳问我:你有没有什么计划,就是大学毕业前要完成的几件事之类的。我忽然意识到,上了大四之后,就没有再制定这种类似的计划了。
记得刚从高考过后那种或欣喜或悲伤的情绪中走出不久,便来到了北国春城。兆顺哥说,之所以叫春城,并不是在描述一种存在的状态,而是人们发自心底的一种呼唤。兆顺哥上的是现代管理学,备受大家喜爱的课程之一,毕竟这门课程彰显了我们虽生存于地质类学院,但依旧无法湮灭的我们管理学的气质。这一年,是大一,洗衣服的时候还会哭鼻子,每天都会早睡早起,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听课,会偶尔出去走走,人缘不那么好,也不认识很多人。
刚上大学,总有一种极大的使命感,坚信大学的学习不只在课堂上,但由于过度坚信,最终来到了挂科的边缘,好在有隆龙的出现,算是救我于水火。而说起计划,我记得,那时很简单,就是当班长、拿奖学金、做个志愿者。这就是大一的计划,实现得也很是幸运。
到了大二,不会再因为想家而哭鼻子,会早起参加励志立志训练营,但未必会早睡,依旧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但常常是第一排。那时的计划也很简单,进主席团、拿一等奖学金、献次血⋯⋯许是因为留恋南区的这种大学氛围,这一年听了许多的讲座,各方面的都有,但点亮地学梦想系列的我很少听。再说计划,也算是幸运的了。
大三,不用再学地质类的课程,班级整体的逃课率降至最低,常常大家一起走到鸽子楼上课,在223教室坐了一年的第一排。记得有一次跟珐得说:既要保研,又要做优秀学生干部,又要做优秀志愿者哪有那么容易。而事实证明我的几位好朋友确实如此,而我并没有如之前般幸运,当然机会还是曾有过的,算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想,我依旧会选择这样走过,毕竟并没有什么不好。
从紫阳说开去,当然也再从紫阳说回来,如果说大四是否有过计划,我想还是有的,毕竟曾无数次设想过我的三个旅行线路。
其一,向西到兰州,经西宁,去拉萨;其二,向南至武汉,过长沙,到广州,往返港澳,向北去厦门;其三,由丹东始,途径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东营、潍坊、烟台至威海。
也曾想着如果有机会要北至漠河,南临南沙,东到抚远,西抵乌恰。曾想着能走过祖国的三十四个省市区,曾想着可以登顶三山五岳,多走走,多看看。而由于各种原因,诸多的设想没能实现。
而离别大学之际,如说是否有什么要在毕业之前完成的计划,仔细琢磨,自是有的。之前答应同学去他们的学校看看,想来得抓紧动身了,再不去,兄弟姐妹们就真的毕业了。之前总是听人说要学好英语,在受了诸多刺激后也终究没下定决心,哪怕先把六级过了也好,外语的学校得搞起了。之前所说的三条路线,一直没有动身,如果有机会实现一条,也是格外欣喜了。
今天,整理了一下书柜,发现没来得及读的书还有很多,大学买的书还是毕业之前看完得好。曾许下的些许诺言,自然也是抓紧付诸实现得好。
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阅读一些的推送,题目诸如《大学毕业前一定要实现的十件事》之类的,出现率比较高的几条中,大致看看也就“没有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和“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两项没有实现过了。前者应该是没有机会了,而后者我也一直期待着,就让它从《查令十字街84号》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