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
2020年10月20日,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启动会在中国教科院顺利召开,全国近万名校长、教师等通过线上直播全程观看。与此同时,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的报名通道也同时开启。(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直达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报名页面)
随着报名的火热进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报名成功。报名成功的老请注意查阅自己的报名邮箱,邮箱内有详细邮件标明下一步参会流程。(所以老师们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填写正确的邮箱!)
注意!报名有效时间为2020年10月20日--10月31日18:00
根据大会流程,报名成功的老师可根据各主题的第一轮挑战任务准备相应材料。我们特意将各主题导师团准备的第一轮挑战任务及评审细则整理出来,供大家传阅借鉴。(关于大会的更多信息请关注大会官网:
参会对象
全体老师!全体老师!全体老师!
覆盖全社会的K12老师!
无论你是公立校的老师还是私立校的老师,无论你是数学老师还是体育老师,无论你是小学老师还是国际高中老师,无论你是新手老师还是特级名师,无论你是教10个学生还是教10000个学生,无论你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可以加入我们!
评审方法
采用评审团评选+大众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其中,评审团意见占60%,大众评审意见占40%(大众评审通过大会官网点赞方式进行)。
评审团由导师团和共创式教练共同组成。
在一轮挑战后,各个主题拟选出100位教师(共五百位)进入第二轮挑战赛。
材料递交方式:请于2020年11月10日之前将参赛材料上传至大会官网(http://www.cfsc2014.com/)。
任务说明
本届大会采用“五大主题+四轮挑战任务”的组织形式——数学建模、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项目式学习、“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混合式学习五个主题,覆盖全学科的挑战任务为更多老师提供了参与的可能性。
“四轮挑战”的设置将带领竞选教师从四个维度深化对五大主题的认知与理解,四个模块层层递进,最终将带领参赛教师向导师级教师进阶。
以下公布五大主题第一轮挑战任务及评价量表。任务说明非常重要,请参会人员认真阅读每一个文字。
1数学建模
- 任务题目
(1)提交2-3分钟MP4格式短视频到大会官网,内容包括:个人简介、对数学建模的认识、给自己参与未来学校大会的希望和寄语。
(2)提交一页A4版面Word或PDF文档,内容包括:谈一谈对数学建模本身的认识、谈一谈对数学建模促进课内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认识,角度不限,版式不限。
(3)视频及文档命名方式:姓名+所在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单位全称+单位所在地。
- 数学建模评价量表:
2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
- 任务题目:
请从附件《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四个类别中各选取一个关键概念或能力,仔细分析所选定的四个关键概念或能力,以选定的“学科基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自行甄选教学材料、确定教学课型,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 请先界定或解释您在学科基本知识中所选取关键词的含义;之后请根据“这个关键词”所关涉的教学内容,择选学习语料或写作材料并对其文本进行解读,详细说明解读视角及解读结论。概念解释与文本解读字数不超过3000字;
- 请结合文本解读和您的学情调研,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重点体现您在“课前教学设计问题”“课上教与学问题”“课后评价问题”中所选取的内容,让我们看到您是如何处理的。教学设计请参考给定的模板,概念解释与文本解读同教学设计放在一个文档中上交;
- 提交2-3分钟MP4格式短视频到指定平台,内容包括:个人简介、对本主题的认识、给自己参与未来学校大会的希望和寄语。
- 以上材料请于2020年11月10日前上传至大会官网,详见大会官网参赛指引。
- 关于原创声明和引用。参评者提交的设计如果包含引用,务必以标准格式添加参考文献,凡含引用恶意不标记者,即刻取消参评资格。凡参评作品务必在作品最后一页附上原创性说明(3-5 行即可),写明哪些内容是自己原创的内容。参赛作品版权将归参赛者和未来学校大会组委会共有。
附件: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注:下表基于一线教师的调研整理归纳而成,并非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完整列表,仅供第六届未来学校大会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主题命题使用。)
2、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3.混合式学习
- 任务题目:
(1)提交一份短视频
格式要求:视频时长在2-3分钟,分辨率1920*1080,码流3000kbs,mp4格式,高清。
视频内容包括:
①清晰的自我介绍
②对参会作品的亮点说明,或对参会主题(混合式学习)的看法。
③对“混合式学习”与未来教育的关系的阐述,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实验室的认知,或对参与未来学校大会的希望和寄语。
(2)提交一份PPT
格式要求:16:9宽屏,图文并茂
文件内容包括:对“混合式学习”的深度理解及教学应用实施路径说明。
2.评价量表:
4“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
- 任务题目:
每位参与第一轮挑战(海选)的教师,需要同时完成下面2项小任务。
任务1:录制一段短视频
(1)短视频内容要求(三个方面同时包含):①清晰的自我介绍;②对大概念教学的初步认识与理解,以及对大概念教学与未来教育之关系的阐述;③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实验室的认知,对参与未来学校大会的希望和寄语。
(2)短视频格式要求:上传格式为mp4格式,时长2~3min。
任务2:撰写一篇小论文
(1)小论文内容要求:通过自主学习相关素材,结合您所任教的学段、学科/跨学科等实际情况,初步寻找并确立一个您心目中的大概念,并对这一大概念的筛选依据与来源、对应的课程内容、学生核心素养指向等合理性方面进行简要解读与论证。
(2)小论文格式要求:Word文档,宋体、小四、单倍行距排版,不超过1500字(A4纸一页之内)。
引用和原创声明要求:参赛作品版权将归参赛者和组委会共有;所提交作品如果有引用他人的观点,务必以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对引文进行注释;请在文末附上原创声明:“本文系原创,不含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方面的内容,作者本人×××对此声明负责。”
- 材料递交:
(1)材料命名规则:每一位参赛教师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包含mp4格式短视频、Word 版本小论文两份资料;文件夹命名要求:大概念+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姓名+学校全称+所在省市
(2)材料递交方式:请于2020年11月10日之前将材料上传至大会官网。
- 评价量表
5项目式学习
- 任务题目:
【文本任务】
找一个符合你心中的「好」PBL 标准的真实案例,并对该案例进行评价。
【视频任务】
A.清晰的自我介绍
B.对PBL的认识和理解
C.对自己参与本次未来学校大会的成长期望和寄语
- 材料提交:
(1)材料要求
每名教师递交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PBL+姓名+城市+学校”方式命名。每个文件夹内包含短视频和文件两份资料。
短视频任务资料:上传格式为mp4格式,时长2-3min。文件以“PBL+姓名”方式命名。
文件任务资料:格式为word格式。不超过2000字(A4纸一页以内)。文件以“PBL+姓名”方式命名。
评价的PBL案例以以附件形式递交。
(2)递交方式
以上材料请于2020年11月10日前上传至大会官网。
(3)关于原创声明和引用
参赛作品版权将归参赛者和组委会共有;所提交作品如果有引用他人的观点,务必以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对引文进行注释;请在文末附上:原创声明: “本文系原创,不含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方面的内容,作者本人×××对此声明负责。”
- 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