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壳
01.
怒怼房价太高,为什么有些人就能买得起?
投胎是门技术活?今天的主角鸡毛自出生便被遗弃在雪地;
学历不是985、211?鸡毛从没有上过好学校,更别说大学;
其成功借力时代背景?从改革开放时期的下海经商潮到互联网时代的网购潮到当下自媒体时代的创作潮,机会一次次擦肩而过,为何总是垂青别人家孩子?
承认吧,其实你家境更加优渥,学历更加高级,所处时代更加兼容,是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
不是鸡汤没用,是自己太没用!
02.
谁没被生活坑过呢:被遗弃、被抛弃、被放弃、被舍弃;
谁没被自己坑过呢:说错话、做错事、写错字、表错意;
谁不想变成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呢?从“真苦啊,但还是想活成令人羡慕的样子啊”,到“我这么拼,是为了对我妈一掷千金”,到“好风凭借力,鸡毛飞上天”。
已不看电视连续剧多年,却被《鸡毛飞上天》一击即中。
主演是殷桃和张译:《人民检察官》夏静茹携手《我不是潘金莲》贾聪明开启开挂人生,贡献精湛演技。
以事业线为主,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人从“鸡毛换糖”开始,以其智慧和勇气,“无中生有”“无奇不有”,创造了一个个“点石成金”“莫名其妙”的商业奇迹;
以感情线为辅,多年后,玉珠鸡毛重逢,鸡毛紧张到说不出话—吞口水、摸额头、呼吸不能自已—再也不能和你分开、再不管世人如何言语—这一段被誉为整容般的演技。豆瓣评分从开播十来集时候的8.3升至8.8(更新至31集),有人评价《鸡毛飞上天》1-16集堪称神剧,尚未剧终不好定论。
03.
剧中两位主角陈江河(出生便被父母遗弃雪地,小名鸡毛)和骆玉珠(幼年被赌鬼爹卖给人贩子)皆被生活所坑,所幸为人正直、情商颇高,嬉笑怒骂间,一次次化险为夷,小日子起起落落,也算风生水起。
鸡毛被赞义乌最有生意头脑的人,他怀揣“义乌之外有中国,中国之外有世界”的信念,从义乌的田间地头出发,承包袜厂,自主设计,商标注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国产设备,扩大生产经销范围,完成从雪地弃婴到商业巨擘的华丽转身。
其成功,不无缘由。
1.广结善缘——“进四出六”。
进四出六即义乌土话“出六居四”,是一种有远见的利他思想,指做生意时利润不独占,也给合作者一些甜头、给顾客一些让利、给伙伴一些帮助,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以期进一步的深入的长期的合作,即放长线钓大鱼。譬如结账时给顾客抹去零头,譬如给袜厂司机买个早餐。
怀善心、种善因、得善果。
2.积少成多——“赚一分撑死人,赚一毛饿死人”。
陈家村的年轻人渐渐瞧不上“鸡毛换糖”的小利,向往大光批条子一夜暴富的神话,人心浮躁,鸡毛养父陈金水痛心道:“饭得一口一口地吃,日子得一天一天地过。我们陈家村有句老话:赚一分撑死人,赚一毛饿死人。别小看这一分钱的利,积少成多,他就能够让你赚遍天下;也别贪那一毛钱的利,都是你的了,就是你聪明,那别人都是傻子?不能这么想的。”
从创业初期的上货下货都靠自己双手尽力节省人工成本,到生意鼎盛时期吃住小旅馆衣着朴素不讲排场不好虚荣。从日用品到首饰到五金,从玉珠牌到金珠牌、银珠牌到玉珠集团,鸡毛的创业勤勉节俭、眼光独到、嗅觉敏锐,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3.重情重义——“吃四方、拜四方码头”。
他知恩图报,待养父如亲生,虽恨养父的拆散和不成全但仍不离不弃,一点一点融化养父对恋人冰山般的成见;
他情深义重,玉珠离开了多久,他便找了她多久,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白富美杨雪的心意不是不了解,但是认定了的人便“不愿再放手”。婆婆问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人么,有啊,金岳霖先生便是如此,不是没有退路只是非你不可,所以心甘情愿地等下去,对与错又有什么要紧。
他常怀感恩,他承包国营袜厂任厂长,嘱咐道:只要是义乌来的人要袜子,要多少给多少。婆婆常说人情要欠来欠去,人要好来好去,所以一大家族互爱互助关系都很融洽。
对人对事对生活,他永怀赤子之心。正如《国风·卫风·木瓜》所言: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04.
以前总觉得,物质生活是婚姻幸福的基础,所以要有房有车才能结婚。其实一起睡桥洞、一起流流浪、一起做富一代,也未尝不幸福,见多了貌合神离,才发现心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人生不过几十年,与爱相伴最是美。
以前总觉得,要先有套房才能向往诗和远方,所以面对高学历不如高房价、高学历不如学区房等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哀叹求学多年一无是处,怒气冲冲声讨高房价剥夺了我们的理想。其实十年前不舍得喝的咖啡,十年后早已变味。那些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阅过的人早已融入你的容貌、你的言谈、你的举止,无色无味但深入骨髓。阻断自己的从来是自己,不是么?
以前总觉得,听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鸡汤无用。其实因为只是听,而没有懂,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即当你真正懂得一样东西的时候应当予以践行,若没有则说明没有真正懂得!所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转而苦练内功!
前几天法律人的朋友圈为江湖两件大事风起云涌。一是前国家优秀公诉人么宁转型遭质疑。二是离婚冷静通知书问世,该冷静的究竟是谁。我以为法律人互撕不可怕,撕撕更健康,辩论的目的并不是谁输谁赢,而在于更接近真理,这个真理便是法律人共同的法治信仰。
怒怼硝烟的背后,我看到么宁国家优秀公诉人的身份,那是三万公诉人乃至全体检察人的至高荣誉之一,真正的千锤百炼万里挑一,对比其出色的思辩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法律素养,试问自己能做到哪一点?
我看到反对冷静期通知书者对法律权威的维护,应依法办事依法处理依法判案,法律就是我们心中的至高权威,不容亵渎;我看到冷静期通知书背后,隔壁公司的对人民的人文关怀和对法治的创新探索,“让每一个人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律不是冰冷的教条”。试问自己有没有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05.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离不开智商和情商。
智商颇有几分天注定的意思,更依赖于遗传;
情商更注重后天的养成。
高情商并不是贬义词,不是虚伪虚假、耍小聪明,人心肉长,谁是真心谁是假意,相处时另一方其实心有所感心有所知的,我在文中多次提到的我的高情商婆婆,就是这样。
所以,真正的高情商,是指感恩生活真诚待人、目标明确奋斗终身,有同理心有同情心有大智慧。
比如鸡毛、比如玉珠、比如那些探路者、比如那些质疑者。
住在哪里有什么要紧呢?你在你的大城可以现世安稳,我在我的小城也可以扬帆起航。核心在人,命运的线从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心。
对自己狠一些吧,下一次,除了怒怼,直接拿钱砸。
作者:贝壳 一枚爱写字的90后,就职于沿海基院,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以期以为会友,传递法律人式正能量。
图片来自网络或自己刷剧截图,如侵即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