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专注性:
持久专注性是修-炼得以实现的第二普遍性状态。
对这种状态,历史中我们对此给与了大量的词汇进行描述: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初心不改、水滴石穿、铁棒磨成针、执着、偏执...
之所以叫持久专注性。持久是量能的累积,而专注,则强调累积过程中的效能结构。
实践产生效果,持久为根本。因为这呈现了自然最基本的规律——你不可能只吃第五个包子就饱了。你也不可能没有1、2、3..,就有了10.行走在任何道路上,就如《荀子》劝学篇所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但是仅仅实现持久是不行的,我们看到过太多,天天锻炼而不得减肉的锻炼者,时时学习但考不好的学习者,在单位里摸鱼多少年的老资格们。
仅仅有持久性,而没有产生有效效能的持久实践是无益的。这就需要专注。
专注是指持久的实践的每一个具体实践部分,都要主动的给与有意识关注和分析。
你每天的锻炼不能是无效,甚至对自身有害的(我们看到很多新闻,长期无效甚至有害的健身把身体练废了的灾难)。
你的学习必须有所进步,你不能把学习仅仅当成学习,学习是补全自身不足的实践活动,你要找到并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有改进型的持续的实践活动。这就意味着学习和有效的学习是两件事,学习仅仅是学习,有效学习,你必须在学习之外找到你该学什么、如何学,这已经超出了学习所应涵盖的领域,而进入到修-炼的持久专注状态中了。
你的工作只会摸鱼,在修-炼的视角上,这种行为只能原地踏步,甚至不断后退。
持久而关注。在实践中不断的找出问题,改进问题,寻找更恰当的方向,持久的实践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意义。
为什么我们常见到同样一样的学习进步,有人进步神速,有人有如龟速。除了所谓的天赋的问题,更多的就是有人把持久和关注混为一谈,而有人很明确了自身所要关注的,于是持久的实践就产生了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