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一年级寒假回家,在家用mp3播放器播放歌曲,整整放了一天歌曲还不重样,老爸好奇了,这么小的玩意能放这个多的歌曲。差点这个玩意被老爸给拆了。
七八十年代,大家听歌还是用磁带,高级一点的会是CD碟。这些在老人们那个时代的人们看起来还是理解的东西。这些东西开始放在他们面前就是天方夜谭,他们的所拥有的知识已经是过时的。过去的知识也就变成“假”的。
我们总是习惯性把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奉为神明,下意识的不愿意承认它们的问题,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知识武装全部突破,人又得重新学习去认识这个世界。
但是这里也不是是说我们了解的知识都是那么不可信,那么不堪一击。而是要在应该改变的时候就改变和接受,学习有效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都是在不停的总结现象和规律进行匹配出来的,就像数学中的离散的数据点的曲线匹配。是的,周后这条曲线就是目标,也就是我们头脑中的知识。
但是我们的人类认知有限,认知的现象会有以偏盖全的现象。而正是由于这个偏,往往会总结到一个相对“错误”的结果。
什么叫以偏盖全,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数学领域,y=sin(x) 和y=(x)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曲线图:
上面图在一个象限中表示了这两个曲线图,可见是两个可以说相差千差万别的两条曲线。y=(x)表示的y值是正负无限表示,而y=sin(x)表示y值在-1到1之间无限循环。两条曲线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可以看到这两条曲线交接的地方是(0,0),但是这个也不妨碍他们的“长相”。我们放到这个交接点看看。
从微积分的角度看,在x无限趋近于0的情况下,这两条曲线是一条曲线,可以说可以相互替代。如果把世界的范围比做这个x轴,人类的认知自然也是这个x轴的很小的一段。我们人类的认知范围定义到无限趋近于零的状态,自然我们接触到的事物或规律也是这个观察和测量范围。于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定律也就像y=(x)这样的简单的定律。而可能其实sin(x)才是更近于事实的。只有在人类的认知范围进一步范围扩大的时候才知道之前是有问题的,才会重新进行模式匹配,说不定就会把y=(x)的定律改成y=log(x),而还没有到达更接近的sin(x)。
牛顿的三大定律改变了很多人们的观念,人们的生活和科技也因此得到很大的进步。但是在量子学中,牛顿的定律并不适用,甚至是错误的,只是在某些条件下才能正确的一个巧合。
我们现在依然可以用这些“巧合”进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即使知道有问题也还是可以适用的。明辨之,慎行之。
这个世界很大,人类很渺小,现在你认为对的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错的,要弄清这个世界,还需要多久,也许永远也探究不完。永远不要因为探索不尽而气馁,也不要对现在的知识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