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再读一遍书
当下的生活,游戏好玩,视频好看,谁还有时间看完一本书?
读书少了没有用,读多了才有用,因此很多人,读着读着就放弃了,因为看不到希望。
字里行间的智慧,不经过漫长的琢磨,日积月累的打磨,看不出有何出彩。
就和玉石一样,粗粝的外表下柔润如脂的感觉,不经过打磨,只能在旷野中经受风吹日晒雨淋。
“日日读,日日新。”书里面有太多的智慧,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明白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很早就知道,但并不能理解,为啥同一本书,还会因为读的次数不同,有不同的见解,难道不都是同一本书吗。
等到了一段时间书才发现,一本书,就算每次都是只字不漏的阅读,每次也都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不是书变化了,而是在两次阅读之间,看书的人发生了变化,确切的说是,你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认知发生变化,已经学会的东西看起来就会稀疏平常,那些曾经没有看不懂的东西就会映入眼帘,成为这次主要关注的对象。
一个知识在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会一直困扰我们,对于一知半解的概念也一样。
因为没有弄明白,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对于这样一知半解的知识,多数人会选择弃而不用。
因为对某个知识点理解的不到位,做事的时候就会出岔子,说的时候也容易漏马脚,被指出来其实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看到本书中某个巧妙的比喻,一下茅塞顿开,猛然明白了某个知识,此后遇到相同的知识,就不再感到疑惑。
所以当下次再翻开同样的书,对于懂的知识就会快速略过,用更多的时间关注那些,书中还未理解的知识。
也可能是人一直在成长,从别的地方学习了新的知识和能力,思维和逻辑发生变化。
在两次阅读之间,接触了新的知识,形成了新的认知。所以打开同一本书,对书中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变化。
书里其实有无数道门,你的知识储备就是钥匙,你的见识和经验越多,就能打开书里越多的门。
但当你的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可能只能打开一两扇门,其他的门都是虚掩着的。
所以读同一本书看到不同的东西,是因为在生活中你获得了提升,获得了更多看问题的角度,拥有了更多的钥匙。
当你再次翻开同一本书时,就可以打开从未涉足的那扇门。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因为看的人手里的钥匙不同,关注的方向不同,所以在看《红楼梦》的时候,自然会打开不同的门,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一辈子著书,那样那么容易读
任何一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精华,可能需要作者用几年,几十年,有甚者是一辈子的精力与时间,才能编写完成。
书里,承载了作者毕生的智慧、阅历、见闻,而这些精华都渗透到书的字里行间之中。
越精炼的语言,越需要大智慧,就如《论语》、《道德经》、《孟子》、《中庸》、《大学》。
这些书就像前人的智慧凝结的大山,里面有无数的知识和智慧,所以想要理解透彻就需要拥有巨大的知识储备。
这样的书,看一遍不行,看两遍不行,因为短短几千字,几万字里,深藏组合变化的奥义,每次阅读必然会有新的发现。
而当我们的知识和阅历有限的时候,往往只能看懂其中的一小部分。
当我们经历发生了变化,遇到了更加有趣的事情,见到了更加博学的人,自然会从书里看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看书更新认知,认知改变生活,生活获得经历,经历改变看书。
如此这般循环往复,生活在一个正向的飞轮中不断前行。
所以某一天我们打开之前的那本书,突然发现。“哎,这个观点为什么我当初没有发现,没想到这本书还讲了这个道理。”
不过是因为看书的你成长了,所以能从书中读出更多有用的东西。
之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不过是因为资历尚浅,所以无法领悟其中的深意。
这就像是解密游戏,一开始不打开的抽屉,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打开的钥匙。
当我们在别的地方找到了钥匙,自然可以打开隐藏的抽屉,发现新的东西。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里的深意,可能需要你亲自打开书一探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