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
来简书也有一定时间了,终于发现一个好的题目带来的阅读量远比好的内容多得多。我觉得我也开始要学会变通起来。一开始我的文章都是叫什么《注意力和意志力》之类的文绉绉的名字,似乎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我也很纠结,毕竟我确实不想成为一个标题党,我还是希望我的标题能够真正表达出我想要说的东西!
礼物该怎么送
所谓送礼物,其实可以抽象地替换成惊喜。感到惊喜这一功能我相信是系统1(不知道什么是系统1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置顶文章)的工作。因为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个惊喜,也许从你接触到这个惊喜到你面露惊讶的时间只有一刹那,你说你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表现出来的惊喜,我不相信!
系统1的一个主要的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的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
这是在《思考,快与慢》(以下简称《思》)中的一句话。怎么理解呢?意思是说,当你的系统1随着你年岁的增长,它接触外界的事物越来越多,就会形成一个“常态世界”。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认得你爸是你爸,你妈是你妈对吧。当你见到你爸爸,不论你喊他爹还是喊爸爸,都是下意识的行为,因为系统1已经将你眼前的这个人归入到你的“常态世界”里面去了,并将这个人套上“爸爸”的头衔。再举个例子,当你一觉醒来,走出房门,恰巧你的妈妈也走出房门,你的内心毫无波动,因为家里出现妈妈是“常态”。但如果你看见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你的系统2就会被紧急调动起来:这是谁?为什么在我家里?我要怎么做?这是因为系统1检测到了“陌生人在我家里”这个反常态的状况,它不能解决,于是唤醒老大哥——系统2——来解决这个问题。
系统1对反常态的问题反应是异常迅速的。就如一个男人跟你说:“我怀孕了!”系统1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察觉出不妥。
说回送礼物,首先,送礼物不能规律地送。系统1对个人世界的构建会自然而然地将恋爱和送礼物联系起来,所以说当一个人(特别是女生)处于恋爱关系之中,对方送礼物给自己就会变成一种期望。这里说的期望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期望,这里的期望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在某些情况下,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得积极。消极的期望就好比一对情侣中的女方并未希望过男方送礼物给自己。但在某一天,男方送了一份礼物给女方,过了一个月之后,在同一个日期又送了一份礼物给女方。可能这只是凑巧,可能这两次送礼只是男方的随性而为,但此时女方很有可能在想:下个月的这一天他会送什么礼物给我呢?这时候,女方消极的期望就转变成了积极。
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这正是因为系统1的构建的“常态世界”发生了变化。一开始只是将恋爱和送礼物很微弱地联系起来,到后来男方的两次送礼物则加强了这种联系,让送礼物这个行为打上了一个日期标签,从而将送礼物“常态化”。不幸的是,当女方对礼物的期望变成积极之后,男方停止送礼物,会引发女方的不满和猜度,因为系统1检测到了反常态的现象并且唤醒了系统2。
其次,送礼物不能频繁地送。反复出现的惊喜可能不会让人感到那么惊喜。试想象一个情景,你正在外出旅游,在旅途中你遇见了一位朋友,他乡遇故知,大家都感叹缘分的奇妙。当你结束了旅程,第二天在一家电影院中又再次遇见这位朋友,这时候反而没有第一次那种惊喜了。因为系统1通过这两次的相遇,产生了“只要出门就能遇见这位朋友”的想法,尽管系统2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可笑,毕竟单纯从概率上来说,在两个不同地方遇到同一个人的概率比第一次遇见小得多。但即便如此,系统1依然是这么认为的。
送礼物也是一个道理。送礼物无非就是想让对方感到惊喜,但一旦对方的系统1将送礼物这个行为常态化了,你的礼物就收效甚微了。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每一份礼物都能达到应有的惊喜效果,请务必记住不要送得太频繁了(土豪随意)。
题外话
常态理论(Norm Theory),这是《思》中提到的一个名词。老丹用常态理论来解释了系统1构建的世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有的错觉是可以用常态理论来解释的。也许大家都听过或者看过这么一个整蛊方法:两个人站在路的一左一右,蹲下并作出手里扯着一根线的动作。然后预先找几个人假装跨过去,接下来毫不知情的人即使看不到实实在在的线,也会老老实实地跟着跨过去。这就是错觉:明明没看见线,却依然选择跨过去了。系统1观察到前面的几位跨过去的人,就会构建出“的确有一根线”这种想法,这时候就算系统2说“没有线!根本看不到!”也是没有作用的。
有的常态,并不是系统1“亲眼所见”的,而是系统1“推理”出来的。假如观察一家餐厅,你看到一个顾客走出来,表情厌恶,你会觉得不正常。接下来看见第二个、第三个顾客也是同样的表情走出来,此时你不会再感到惊讶了,因为系统1自动将这三个客人联系起来,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家餐厅一定很难吃。但其实将三个顾客单独拿出来,每一个都是不正常的表情。这时候系统1并没有真的吃过这家餐厅,但是有人问起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家餐厅不好吃的!”
系统1建立出来的常态标准在交流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规范作用。请看以下句子:小恐龙踩死了一只大麻雀。在这句话中,大和小这两个形容词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因为每个人的常态标准中,麻雀和恐龙都有着模糊但很明显的体型范围——即便再小的恐龙在你脑海中的形象也不会比一只麻雀小。比如说到“桌子”一词,即使我不加形容,你也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平的、四只脚、能放东西。再如说到“太阳”,就会想到:圆的、热、发光、东边升起。
《思》中的小知识
- 人们总是很不恰当地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景中。而系统1并不具备这种能力,系统2通过学习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握统计能力。
- 找到某种因果关系以便理解故事是系统1的无意识行为。请看下面这个故事:小明的女朋友劈腿了,小明在吃着最喜欢的寿司,小明很伤心。在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小明因为头上一片绿而不开心”的这种因果关系。
- 系统1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而系统2虽然手握怀疑和不信任的权力,但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总会擅离职守。有证据表明,当人在劳累或者精力耗尽的时候,更容易受空洞但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 Positive Test Strategy(《思》中翻译为积极测试策略,我非常反感这种不负责任的直译,让读者一头雾水),我觉得翻译成正向检验策略比较合适:该策略表明,人们会根据提问的方向正向地去寻找记忆来检验问题。换句话来说,人们不太适应用反证法。比如两个问题:“他是个好人吗?”以及“他是个坏人吗?”,两者所引发的思考是不同的。前者会回忆“他”所做的好事来检验,而后者则反之。
- 过分自信:每个人对于自身想法的自信程度取决于自己构建出来的故事的连贯性而不是完整性。所以我们经常考虑不到起决定因素的证据自己是否已知晓,而且我们的联想系统更倾向于选择已被激活的想法,抑制怀疑和歧义。考虑一下新闻标题:本拉登被逮捕,美国股市攀升。脑海中自然会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本拉登被捕,美国人民放下心头大石,所以经济就变好了。接下来忘掉刚刚的标题,从另外一份报纸中读到这样的标题:本拉登被逮捕,美国股市滑坡。这时候脑海中就会会出现一个“合理”的故事。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真正影响股市的因素是什么,但求故事连贯。因为连贯,所以自信。
-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会激发不同的情感。比如“手术存活率是90%”的说法比“手术死亡率是10%”的说法更令人安心。
说在后面
也许来看这篇文章的人大多是更关心“礼物应该怎么送”这个话题,但老实说我真正想表达的恰恰就是除了这个话题之外的文字。对我来说,礼物怎么送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东西。只有明白这后面的道理才能将这些东西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