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万物生长,青春正好。
对数字不敏感的我,却牢牢地记住了几个节日里自己曾参与过、经历过、得失过的光阴故事,比如五月四日青年节,它会让我无法不面对“青春”这一词和它特殊的时间段。
我的青春几时来又几时去?讲真,至今我都不能清晰的画出它在截至目前我人生中的清晰轮廓来。
从生理年龄来讲,我在青春正好时貌似沉浸在“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个人小世界里;又貌似在自己的N次元思维空间里天马行空,时而像只愤怒的小鸟怼天怼地,时而像迷茫的游子不知何去何从,浪费了那时大把的蓝天白云和阳光,缺失了培树人生大格局的重要时机。当青春以生理年龄为标志正式离开后,我却又觉得自己正青春,曾经设计的所有工作文案里都有着青春的影子,参与的各种活动都是向上向善向美宛若青春少年,少不得时常被人打趣与调侃。
是我的青春颠倒了?还是我的青春迟到了?应该说是我所在的时代很美好,非常幸运地给了我弥补青春时期未能实现的梦想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的后青春时期得以无限延长,让自己始终拥有着年轻的心态,可以去追逐身边的每一道光。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眼前这个少年
还是最初那张脸
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少年》
今天“五四”,特意邀请几位亲家老人小聚,给平均七十岁的他们过一个青年节,这让他们很高兴亦很意外,吃饭是常事,但在古稀之年有人给他们过“青年节”却是稀罕。虽然步履开始蹒跚,听力开始下降,但他们依然像年轻人般谈笑风生插科打诨,间或讲讲年轻时的故事。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却又有着相同的目标;他们生于与我们不同的时代,我们的使命却又仿佛相同———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不息。他们在祝酒词时说到,恍惚间就突然七十多了,有的已是四世同堂,这是真老了想不承认也不行。然而我们都知道,他们也曾有过绚丽的青春,他们的奋斗历程值得尊敬,是他们的昨天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忘了从哪里看到这么一句话:“我要好好的活好20岁,这样不至于等我40岁时回想起前20年时说自己白过了”。说这话的人应该恰青春,她(他)为自己的青春确定了目标,尽管这个目标既清晰又不具体。“好好的活”是目标,“好好的活”具体内容是什么并不具体,这仿佛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填空题,怎么回答都有留白,或许这道有留白的人生填空题就是唯青春才有的福利吧。这些留白在青春已逝的岁月里或许化作长长的一声叹息,或许化作父母师长般苦口婆心的说教,或许化作只争朝夕不负明天的奋斗力量。
只是在今天,我们要为“青春”举杯,要为所有正青春的、已青春的和将要青春的不负韶华干杯。愿: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使披荆斩棘,丢失鲜衣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