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朋友吃饭,发现他全程情绪不高涨,于是我开完笑说:“怎么啦?失恋了?”
朋友搭拉着脑袋,病恹恹地说:“我还真想,分手。”我惊到差点把手中筷子弄掉:“谈的不是好好的吗?都快要结婚了,怎么要分手?”
朋友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说:“我真心觉得跟她不合适啊生活节奏合不来啊。你看她,起床不爱叠被子,而我希望被子一整天都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又不太爱干净,我受不了她满地的长头发;并且不会做饭,我可不想以后天天出去吃快餐……”
听完他“不合适”的理由,我哈哈大笑,真把筷子给弄掉了。我了解他,知道他不是那种大男人主义或者只想不劳而获,娶个免费保姆回去的人,他只是无可救药地陷进了卡罗尔·德韦克说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去了,一时想不开,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于是想要用分手的方法去逃避这个问题。
可是问题是,如果他不知道自己是被这种“固定型思维”束缚,在遇到下一个很好的女孩的时候,他依旧会被这个问题打败的。他前几任女友,他总觉得这里不合适,那里不合适,多少跟他的“固定型思维”有关系。我想起这几天在看的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里面讲到的“固定型思维”对两性关系的危害,于是我马上推荐他去看这本书。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给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两性关系等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提出了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观点。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知识广博,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同时还是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的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斯滕伯格,对,就是那个“人类爱情三元论”的首倡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会让你赞同,一本伟大的书会让你遵从,而这本书提出的建议会改变你的一生。他说的这本书就是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我觉得,它要改变我朋友的一生了……
卡罗尔·德韦克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定义分别是个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和个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延伸到爱情的思维模式中,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特质是固定的;伴侣的特质是固定的;恋爱关系是固定的,要么好,要么坏,注定如此或者注定非如此。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所有一切,自己、伴侣、恋爱关系都可以改变和成长。
固定型思维的人在恋爱中会有这样的言论:“如果你需要为其努力,说明它注定不是属于你”,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是不是跟你身边那个经常说:“一切顺其自然啦”的人一样,总是等着事情朝他理想的方向发展,但是自己事实上什么都不去做?另外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还有一个言论:“出现问题表明对方性格有缺陷”。
这种人就像卡罗尔·德韦克在书中说的那样,“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自动发生,他们不认为伴侣应该互相解决问题,或者学习更多的技能。他们认为这一切都会随着他们的爱神奇地发生,就像睡美人那样,王子的吻可以让她从昏睡中醒来,或者像灰姑娘那样,她的痛苦会被王子突然转变。他们认为,只要相爱就不用在需要费力做任何事情”。
陷在这种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上天会派来一个白马王子/白雪公主,TA是完美无缺的,符合自己心中对梦中情人的所有想象,是上天派来的天使般美好的人,跟外面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TA不食人间烟火,不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更不会打嗝放屁磨牙打呼噜,不会偶尔情绪低落暴躁,不会在学习工作上遇到难题爆粗口。总之,对方应该像他们第一次见面那样,男的永远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浪漫迷人,女的永远温柔大方美丽动人优雅得体。其它一切形容缺点的词都不会用在TA身上。这种思维的人,只要对方一出现问题,马上把问题推到对方身上,对对方产生“你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怨念,继而愤懑离开。
是不是觉得很夸张?还真别说,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她觉得她遇到的所有的男生,没有一个配得上她,因为没有人符合她心中的理想状态。她认为配得上她的那个人就应该跟她心有灵犀,她什么都不说,但是他能洞悉她的一切,知晓她内心所有想法,懂得她眉毛眼睛嘴角抽动的所有微表情的含义,绝对不会出现别人说的那样,在任何问题上跟她意见有冲突,并且情绪化。
除此之外,她还觉得自己一切都应该比那个男生厉害。例如我们组队去玩,她会抢着帮我拧开泉水瓶盖子,抢着把整个苹果用双手掰开,抢着去炒菜以示她做饭比别人好吃。在工作上,她所有都要争第一,容不得自己比那个男生差一点点。也许,她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要男生觉得她很贤惠、很优秀,但是她不懂得自己这样的行为已经把自己陷入了和男生竞争的状态。
这也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表现,她处处要赢处处要表现最优秀以获取男生好感,却不知这种方法反而把对方吓跑了。此时男生的内心想法可能是:你事事都比我强,我会压力大,扛不住,还是跑吧。
回到开头我朋友那个例子,他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下那两个问题的典型代表。相遇的时候,觉得很美好,“出现问题表明对方性格有缺陷”,觉得一段恋爱关系,“如果需要为其努力,说明她注定不属于你”,然后就把分手的理由推给“不合适”,重新去寻找他下一段“合适”的恋爱。
说了这么多,那么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又会怎么做呢?事实上“成长型思维”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也会幻想着“完美恋人”,可是当他们看到对方的缺点,彼此出现冲突的时候,他们选择的不是逃避、责怪、推卸责任,而是冷静下来,找到问题来源,认真沟通,坦白内心真实想法和期望值,解决问题,携手共进。
就像卡罗尔·德韦克说的那样“人们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伴侣,但还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不同。在一段积极的恋爱关系中,人们会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在这么做的时候,双方都会成长,他们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
我一闺蜜是“成长型思维”的实践者。她说她结婚后,发现老公什么节日都不送她礼物了,她很不开心,觉得老公不重视她了。我听完直接问她,关于这个“她觉得节假日要送礼物才能表达爱”的方式,她有没有跟她老公谈论过,也就是说,是否她让她老公知道了她内心的想法。她说:没有。她觉得他应该主动给她送礼物表达爱。
我跟她说:也许你老公认为爱你就是为你做可口的饭菜拖地洗衣服带孩子这些,而不是你想的那些呢。为什么不直接跟他沟通,说明你想要他用“送礼物”这个方式表达对你的爱?
她回去沟通后,果然发现她老公根本就不知道原来她想要的是浪漫的表达爱的方式。当即给她发了520元红包,然后每个星期给她买一束花。
从这里看出,闺蜜在这方面,一开始也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后来通过学习转成“成长型思维”。事实上,在每个人的身上,这两种思维是并存的,并不是只存在一种思维,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因为不同的事情转变,有时候“固定型思维”的出现,是为了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让我们感到安全,就像开头那个朋友一样,他的“固定型思维”是为了保护他自己免受“不叠被子,地板脏,要吃快餐”这些困扰。但是如果能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这些问题,认为对方这些特质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那么也许他们还能继续走下去。
当然,这是建立在双方都愿意改变的前提。就像卡罗尔·德韦克说的:“认为伴侣有改变的潜力和认为伴侣一定会改变,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改变的前提是你的伴侣必须想去改变,承诺要改变,并且会采取具体行动去改变”,就像我闺蜜,和老公那样。
不知道这本书是否改变了我朋友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