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学同学发的一条状态,她说:“二十几岁的人,活出了七老八十的心境。唉,感觉自己慢慢在变成曾经所讨厌的人。”
底下是班长的回复:谁说不是呢?
透露出满满的无可奈何。
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讨厌的人或事,它们让人精神不悦、避之不及,而且极有可能在不经意的瞬间绊你一脚。所以,我们对这些讨厌的东西敬而远之,甚至咬牙切齿地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猛然发现自己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甚至于成为了当年自己口中不想成为的人。
1、你讨厌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们常常会怀念小时候,觉得那时的世界特别简单,觉得那时的日子无忧无虑。难过了,可以肆无忌惮地放声大哭;高兴了,可以毫无顾忌地横冲直撞;想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因为童言无忌。
在年少的孩子心里,世界上只有坏人和好人两种,对事物的看法多多少少会有些偏颇和片面,觉得认定的就不能轻易改变。而等到慢慢长大以后,才发现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很多认知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正如木心先生所说:“发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却了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最厌恶的那种人。”
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教育一定要诚实,但是长大后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有时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既可以给足对方面子,又能维护好彼此的关系;
比如,我们推崇有话要直说,不要拐弯抹角。后来发现有些话如果直说会特别地伤人,有些话直说就是刻薄,还会把别人推入绝望的境地,于是我们说话变得委婉,既能大方得体地指出问题所在,又能保护别人的自尊心。
比如,我们被灌输做人就要勇往无前,奋不顾身往前冲。长大后,我们学会了有选择的放弃和有目的地争取,不再为了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搞得自己头破血流。
你看啊,我们的确是变了,变得复杂了。但这些变化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进步,使我们跳出了自己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回过头再去看时,以前的自己觉得现在的自己虚伪,而现在的自己觉得以前的自己傻逼。
我们慢慢看清了世界的面貌,变得不再那么狭隘,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让自己更加像一个人而不是还没有长大的巨婴。这,难道是一件坏事吗?
2、讨厌,是因为越来越发现真实的自己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觉得自己身上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一旦改变,就相当于拔掉了自己身上的尖刺,变成泯然众人的复制品。
但是,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吗?
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
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
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
秘密的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
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生活特别简朴、节俭,可能不是因为不慕荣华,而是因为自己穷,没有奢侈的能力;长期通宵达旦工作,可能不是因为使命感的驱动,而是因为时间紧迫、能力有限所致;长期单身一人,可能不是因为洁身自好、宁缺毋滥,而是因为自己丑而且还挑。
所以,你讨厌的其实是自己身上没有被发现的部分,是那个最真实的自己。相比于一味的厌恶,更应该做的是认清自己的不足,接纳不完美的自我。
3、忘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可悲
大概每个人都有过改变世界的梦想,始终念念不忘的是花季里把理想奉为人生信条的自己。后来发现,我们能改变的不过是自己而已。
但人的本能习惯是逃避,而不是改变。因为任何意味着改变旧有生活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威胁。拒绝改变的同时,也意味着拒绝了机会,默认了止步不前。
这让我想起在大学的时候,多少人买了无数的辅导资料,发誓不过四六级誓不为人,然而刷了几张试卷后转而陷入刷淘宝、打游戏的乐趣之中。结果自然是过不了四六级,却还要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不是说听力的时候耳机出问题了,就是说这出的什么鬼题目,太难了!到了毕业的时候,开始后悔和懊恼,为什么当初没有认真对待,真是讨厌死自己了。
所以,别怪现实把你雕琢成了不想要的模样,每一次怯懦、逃避、找借口都是自己下的刀。
很多人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而在于是否知道自己现在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并思考该往什么方向走。
最怕的,就是全盘接受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而唉声叹气,而忘了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