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文/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原刊1944年4月《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
二
《爱》这个故事,张爱玲在最前面已经说了:
这是真的。
《爱》里面的女主角原型,其实是胡兰成的第一任妻子的妈妈,也就是胡兰成的第一个丈母娘。
胡兰成写过一部小说,叫《今生今世》,书名是张爱玲取的,用散文体写自传,也是张爱玲的主意,名为今生今世,却有岁月忽已晚的意味。张与胡热恋时,胡讲了一个自己丈母娘的故事,张把这个故事写成了这篇三百余字的小说,这个结论可以考证,有兴趣的,翻翻《今生今世》,十万余字,不长不短。
接下来该看看看这个小说了。小说开始是对故事背景的勾勒:小康之家、生的美、春天、桃树下、月白色衫子。
接着她遇见了他,在这月色如水的晚上。
然后什么也没说,风轻微抚着少女的月白色衫子,少女的脸上是桃花的绯红,心里在这时弥漫着春天的喜悦与轻快。
“噢,你也在这里吗?”少年发出声来。
她没有说话。
我想,她大概是失了神。
之后很是奇妙,他们都没有说话,像极了顾城《门前》的两句诗: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
就这样就完了。
两个“就”字,出自张爱玲的笔下。
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这句话很漫长,似乎跨越了几条时间的长河,这生命三万余日的一瞬,爱情来了,虽然很短很短,却温暖了这个女子一生,山河不改,风波几载,女人历经沧桑,时常念叨地,仍旧是那件事儿。
她似乎碰见过爱情。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在扇子上,就在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一朵桃花。
崔护写过一首诗,情趣和这句话极为相似: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她听到那句:哦,你也在这里吗?的时候,她经历的,便是属于她个人的唯一一次的爱。爱与被爱在一瞬交汇,激荡成心底的溪流。
所以生而逢时,所以可遇可求,所以喜欢的那个人恰好喜欢着自己。这种事情的概率,恐怕也只是在千万年的千万人中,仅此一例吧。
四
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文章》里阐述她的创作理念:“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
苍凉于是变成了张爱玲的标签,于是这篇《爱》,像是张爱玲自己说的:
"妙在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同胡兰成说起离别时,张爱玲说了李义山的两句诗,据说让胡兰成想念了很久。录于下作为结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原隔座看。
摄影:Sneakerleo
作品:袅婷十七余,凤鸣巧盼兮
模特:凤鸣
编辑:宁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