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箫笛逸家

   下班后,坐最喜欢的5路公交到前门站。随后,跟着导航通过一段小胡同(走来这个小胡同倒颇有情调和艺术气息的),曲径通箫处――新箫笛逸家,现叫国箫馆,也是今天的音乐趴站点。

错过的现场

   到达音乐趴现场,上半场已结束,很遗憾错过了小代老师和蒋老师的精彩表演。代老师的西藏风箫曲即兴上场。吹奏的第一段,给人一种清凉感,就像山间、竹林深处流淌的清泉,没有人也没有物,只是泉水在流淌;第二段情感要复杂一些,让我从开始的平静到哀怨孤独苦闷,最后经过挣扎终于豁然,敞开心扉立于天地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感,绝不会在下一时刻有相同感受,我认为这便是代老师“即兴”的出神入化之处。

到场只够抓住古琴的尾巴

代老师即兴


   飞哥弹了两首,我记得第一首是《化茧成蝶》。听来像是山间的泉边,蝴蝶绕飞;竹林深里,鸟儿鸣叫;像是“有意”为代老师的第一个场景和画面增添些许生机和活力。第二首好像叫《碧水云天》,这一首让我听到了孩童的嬉戏,草原上的驰骋,轻歌牧羊,还有躺在甲板上等海风拂面;感觉像是自己到了一个好美的地方,多么希望时间得以定格。

不知道是哪个妹子给拍的帅照――飞哥


   意犹未尽,告别今晚。临走看见小代老师,得知他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看来我至少有一个月没来逸家了。记得第一次走进箫笛逸家,代老师给我吹了一首曲子,听着听着我眼眶竟噙满了泪水,不只是激动还是感动(明明是个少泪的女汉纸的)。后来,有空就会来箫笛逸家,跟前辈们学箫,也听他们聊生活讲箫,还常在逸家蹭饭吃。

感谢蒋老师还给了晚到的我一个特写@_@


   时间太晚了,就这样结束吧,纵然和箫笛逸家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根本没讲,包括和我的箫的故事。只能等以后啦~

后记:说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吧!之所以叫《我和箫笛逸家》,一来是因为关于对代老师和飞哥音乐的简单评述全是我个人感受,无关乎他人甚至演奏者本人。二来是因为我认为人的眼睛和耳朵都有可能欺骗你,唯有自己亲自经历过,才能有深刻体会和真正的认识。所以,我想,讲述我和箫笛逸家的故事是向大家介绍逸家最真实和真诚的方式。当然,如果大家想认识箫笛逸家,也是只有经历过才能真的知道它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庐山砚人草堂记 桂相文撰 砚,文房四宝之首,文人之砚,犹美人之镜,最生亲傍。黄君爱和,生金星砚之故里,忧金星砚之未...
    庐山樵阅读 6,830评论 0 8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391评论 3 5
  • 泉来学长前几日从美国回来,去年夏天一起去美国交(lv)流(xing)的同学借此一起愉快的烧烤。我们这群去年一起窝在...
    Planeed阅读 290评论 0 4
  • 宇飞来F9机器人手机在配置上不输市面上任何一款4000-6000元的品牌手机,酷聊软件八大功能强过微信不止40倍,...
    顺势为阅读 130评论 0 0
  • 绿意不是新春,新春是旧情
    陈自横阅读 2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