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专业快速成长,是每个做教师的夙愿。很多时候,我们在这条成长道路上走是若明若暗,盲目无措,没有目标。寒假里,我看了徐世贵,郭丽燕所编著的《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这本书给了我更为清晰的指引。那么这本书从观念到方法到教师的信念这三个方面来做论述,有理念到方法,给我们扎扎实实的引领!让我们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更有目标和方向!
备课是老师所的做最日常的工作,同时也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途径!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有效备课!我们在备课的时候经常是。“备讲案,以教代学”。很多时候,都不自觉地把备课当成了单纯的课堂教学。老师每天拿着同一版本的教材,同一版本的课程标准,完成相同的教师教学任务。教师经常参考靠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这对我来说也有很大的困惑,经常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在别人的教学设计上加入自己的教学想法,形成教案,长此以往,这样对自己真正的教学提升却效果甚微。如何对不同的教材,对不同的题材的篇目有比较完善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呢?
如何更好的通过备课去提升自己?本书给的整体方法是:以研究的角度潜心研究课标和教材,广泛搜集课内外各种备课资料,独立思考,优化教学设计!而特级教师于漪的备课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主体思路是:三备课,三关注,两反思。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和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不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的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在备课方面,研究教材至为关键。当今学习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是第一位的事情,对老师来讲,理解课程标准,驾驭教材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位老师说:“以前对课标不了解,教学时哪一点也不放过,唯恐教得不够,通过钻研课标和教材,对课标的要求更清晰,对整册教材都非常熟悉,哪里该删哪里,该怎该增,心中有数了”。但老师怎样才能有效的去研读教材呢,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把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师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炼,因此研读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研读教材时,教师没有灵感,没有深刻的领悟是不行的。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如何有效研读教材?特级教师董大方提出4点很有道理。1结合课程标准,看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2结合学生。3结合本单元和相关知识体系。4结合实际问题研究教材!
其次,从研究学生的角度。课前要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在旧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上有什么缺陷,接受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他们的学习习惯是什么?以我的例子来讲,对于不熟悉的学生,我会经常问一问同年级的老师,孩子们的兴趣点,困难点,以及他们对于这个知识层面掌握到哪一种程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测验、走访座谈、个别谈话、集体座谈会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
最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也是教学工作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瓶颈,是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关卡。不管是名师还是普通的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就能看出其差异,分辨其水平高低。目前课堂教学设计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对课标把握不准,教材挖掘不深,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了解关注不够,设计肤浅,换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单一陈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追求形式化,表面化。如何让我们的课堂设计变得更为精彩化,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刘可钦说,那么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转变观念作为突破点。我们经常在教学时按照自己的设计流程走,想的是怎样讲述上的知识,却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想,希望顺利的完成预定的流程。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由此而带来一节课堂教学中的按部就班,一问一答。所谓精彩,也就从中被略过了。而把备课工作作为首先,作为一种教学设计的老师,把胶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学,他会为学生设计一些学习材料,设计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掌握知识,从而获得能力上的发展。在通常情况下,教学流程包括激情导入,新课教学,巩固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师也可以先着力研究其中一个环节,而后进行多个环节的研究。
教师备课研究不管采用哪些方法,要想发挥长效作用,必须重视研究过程的总结反思,因为备课研究只有把点变成线,把线连成片,把感性上升到理性,才可能卓有成效。备课成果会伴随专业成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