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治理效能。基层政权是党和政府的“神经末梢”,对党和政府政策的传达、落实以及对群众需求的回应至关重要。基层政权建设不仅仅是行政管理的延伸,更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首先要明确基层干部的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具体实践,我所在的乡镇在加强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减少冗余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做到人岗匹配;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政策和指示及时有效地贯彻到基层;三是推动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基层政务服务的效率,减少重复工作,提高透明度,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二、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提升工作效能。“小马拉大车”问题是基层治理中的普遍现象,指的是基层在承担繁重工作任务时,资源有限、责任不清、工作过于分散,导致基层干部常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工作质量难以提升。破解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基层干部的职责往往过于笼统,工作任务繁重且没有明确分工,造成了重复劳动。通过清晰的工作任务分解,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避免资源浪费。
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优化工作流程。例如,简化审批程序,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协作与资源共享:基层工作往往需要跨部门协作,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容易出现工作脱节。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三、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作为基层治理中的一大顽疾,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干部的积极性。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工作中,主要体现在过度依赖会议和文件,过度关注表面工作而忽视实际效果。整治形式主义,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工作质量,做到“务实重行”。
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基层干部普遍反映会议多、文件多、事务繁琐。为此,可以通过精简会议、减少文件传达,更多依靠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推广视频会议和在线审批,减少干部的工作时间被会议占用,增加实际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