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完就放假了,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行走在县城街头,脚步轻快,心情澎湃。虽然我五十多岁,可每年都要回老家陪母亲过年,这是风雨无阻的。
在我看来,回老家过年,既是旧年的终点,又是新年的起点。如果没有回家陪母亲过年,旧的一年都白过了,新的一年也没有一个好的开端。
对我这个习惯了乡下年味的人来说,数十年来,始终偏执地认为,除了老家,在其他地方过年是没有啥年味的。
过年,最讲究一个吃字。人的口味是有记忆的,小时候喜欢吃什么,长大了还是喜欢吃什么,很难改变。在老家过年,一饱口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可餐桌上,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坨黄澄澄,香喷喷,软绵绵的油豆腐。但奇怪的是,无论什么地方的水豆腐都炸不出来老家的那种油豆腐,这就使得老家的油豆腐成为记忆中的唯一。
豆腐都是豆子做的。不佩服都不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中国人民,将豆子演绎出五花八门的各种吃法,让人叹为观止,惊其智慧。豆子还在生长,没有熟透,人们就从地里摘回三五把毛豆,皮也不剥,放进锅里,倒半锅水,抓一把盐,放六七只干辣椒,生了柴火就煮。水开后,再烧二十分钟,捞出来,就可以吃,这种吃法,叫煮毛豆。
农家过日子,要的是细水长流,以温饱为追求目标的那年那月尤其如此。如何计划地分配使用那些豆子,很体现女主的聪明才智。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的女人,往往把豆子分成四份:一份卖了换钱,用来补贴家用;一份做成豆奖,腌在坛子里,用来调味;一份准备留到过年;一份作为平时改善生活用。
炸油豆腐很费油,那时候油更珍贵,要计划着用,一般家庭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炸油豆腐。将水豆腐切成二指粗细的块状,放进沸腾的油锅里,豆腐先是沉在锅底,然后慢慢浮起,颜色由白变黄,体积逐渐膨胀。炸熟后的油豆腐,足有原来水豆腐的两三倍大小,表面金黄,里面水嫩,一口咬下去,既松软,又有嚼劲。油豆腐出锅即能食用,也可做菜,也能存放。
将豆子变成油豆腐,工序复杂。要经过泡豆,磨豆,煮汁,滤汁,滤水,油炸等过程。将豆子浸泡一个晚上,就可以磨浆了。在石磨边,一人推磨,一人用匙喂泡豆。豆汁顺着磨沿汩汩流淌,从磨嘴滴落下来,流进下方的桶里。磨完豆,把豆浆拎回来,倒进锅里,放一锅水,大火烧煮。水开后,用一块纱兜过滤,滤后的渣就是豆腐渣,捏成饼,放在柴火上烘干叫豆付丸子,滤过纱兜的汁,放点石膏,温度降到七八十度,就凝固了,再倒进纱兜,扎紧,放在案板上,上面压块重物,帮助挤压水分,水滤干后,打开纱布,就看到白花花的豆腐了。
做豆腐很辛苦,下午开始磨豆,到全部工序完成,油豆腐出锅,一直要忙到深夜。磨豆用的是石磨,那时没有电,全靠手工,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磨不透,渣多,浪费了,慢了,效率不高,时间不划算。做成水豆腐后,四分之一用来炸油豆腐,当然,那时候,一锅油是反复使用的。一切做完,就鸡叫头遍了,和衣倒在床上,睡了不到两三个钟头,天就亮了。
煎水豆腐容易,在锅底涂一层油,把豆腐摊在掌心,把刀刃放在豆腐上,不需用力,只需将刀摆正,就能把豆腐切成数块,然后将豆腐一块块排放在锅里。切豆腐的过程有惊无险,让旁观者老是担心割破手掌,刀刃在接触掌心那一刻,就戛然而止了,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
柴火生出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豆腐发出悦耳的滋滋声。三五分钟后,用锅铲翻转豆腐,开始煎另一边。两边煎好了,放上辣椒,倒进半碗井水,水开后再过三五分钟,放上细碎的葱花,撒进一勺盐,盛到碗里,就可以开吃了。冒着热气的水豆腐温热顺溜,很是美味。
可煎豆腐比起油豆腐来,味道逊色多了。油豆腐平时难得吃一餐,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家家户户都做。油很珍贵,炸油豆腐费油,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才难得大方一回,炸一回油豆腐。
油豆腐可煮,可蒸,可炒,都十分美味,谁都会做。炒用新鲜辣椒,蒸放豆鼓,最好加几块油渣。后面这种做法,是我的最爱。蒸后的油豆腐,香香的,软软的,一口下去,汁水四溢,美味极了。
那年月,平时豆腐是一道难得的好菜,人多菜少,往往放得清咸,放咸点,可以保证人手有份。平时吃餐水豆腐都不容易,更甭说是油豆腐了。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油豆腐才升级为桌上的主菜,餐餐有,也不用放那么咸了,过年了,放得咸的是鸡鸭鱼肉,这个时候鸡鸭鱼肉比油豆腐更珍贵,放咸放淡透露出女主人的小算盘——希望家人和客人多吃油豆腐,少吃鸡鸭鱼肉,这样保证餐餐都有鸡鸭鱼肉出现在饭桌上,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关系到面子问题,过年了,油豆腐供应充足,鸡鸭鱼肉供应有限。过完年,姑姨叔伯习惯串门走动,桌上有鸡鸭鱼肉供着,是待客之道,也是女主贤慧之显。
夹两坨黄澄澄的油豆腐,放在白花花的米饭上,这种饭菜搭配的画面十分唯美,让人眼馋嘴馋,口水涌动。过上学校老师、医院医生、乡镇干部那样天天都有油豆腐吃的日子,也成为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用功学习的动力。
写完这篇文章,还有半个月就要回乡下过年,吃上地地道道的油豆腐,这也是魂牵梦萦的乡愁的一部分。这是我的福音,也希望成为大家的福音,如果你想吃我老家的油豆腐,给我一个信息,留下地址,我给你发货但绝不是微商那样帮家乡推销特产,不用你掏钱,更没想着赚你钱,只希望你和我一起分享那种美味和乡愁。